-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HYPERLINK /43528.html 【BIM案例】武襄十铁路全专业BIM应用
概 述
武襄十铁路新建工程孝感东—十堰北段线路长395.121km,共设大中桥159座,桥梁长度占线路全长的51.7%;隧道22座,占线路全长的14.3%;路基134.453km,占线路全长的34.0%。武襄十铁路BIM试验段选取武当山西—王家庄隧道出口区间,正线长度8.3km,该区间地质结构最复杂,含桥梁10座,长约3.5km;隧道6座,长约2.3km;路基工点13段,长约2.3km;中间站1座,即武当山西站。
全专业的BIM设计流程
航察专业利用激光LIDAR系统获取试验段的正摄遥感影像图,并在Infraworks中进行地物建模等;地质专业根据物探资料进行地质三维模型的建立;线路专业根据正摄遥感影像图和地质资料在Skyline中进行三维选线;路基专业在Civil3D中进行路基工点设计;桥梁专业采用Catia软件建立桥梁模型;隧道专业采用Inventor设计,并采用Simulation软件进行动、静力分析;轨道专业采用Inventor进行全线设计(含道岔);站后专业机械、接触网、环保等采用Inventor设计;其他专业均采用Revit设计,最终在Navisworks和Infraworks360中集成。
取得的成果
航察专业
航察专业利用机载LIDAR系统采集的数据生成高精度数字地表模型,结合点云数据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生成正摄遥感影像图,可直接为施工图设计提供服务。
武襄十试验段正摄遥感影像图
地质专业
首先,基于地形曲面及三维线路模型,通过Civil3D软件,沿线路高密度采样生成包含地形信息的多个横断面;
然后,基于平纵横复杂关系建立三维地层的思路,通过二次开发手段,实现多个横断面批量填绘地层;
随后,利用中铁四院开发的插件,将附带地层信息的全线所有横断面一次性耦合形成三维地层曲面;
最后,通过Civil3D用不同曲面建立实体功能,完成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
三维地质实体模型
线路专业
基于三维正摄遥感影像图,在Infraworks中进行线路方案设计,并导入Civil3D中进行平纵断面设计,为其他专业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线路三维选线
桥梁专业
采用Catia软件完成实验区内10座桥梁的设计。10座桥梁中含有40m+72m+40m连续弯梁特殊结构、6×32m道岔连续梁特殊结构、武当山西1号多线桥(含正线、到发线、站台梁)大型复杂结构,合计约3.5km。
桥梁设计模型
隧道专业
构建2万余件完善的隧道标准库;利用iLogic功能实现参数驱动隧道洞口、钢筋等模型生成;根据隧道设计装配原则,利用Inventor二次开发插件,实现隧道快速装配。共完成试验段6条隧道(约2.5km)的设计工作。
隧道设计模型
路基专业
采用Civil3D部件编辑器,利用可视化编程手段构建路基部件;然后以“搭积木”的方式,将多种参数化“标准”路基结构按不同路基断面形式进行装配;最终将装配沿三维线路随地形曲面自适应生成路基模型。共完成武当山—王家庄隧道出口的13个路基工点、2.3km路基模型的建立,其中路堑7个、路堤5个、车站路基1个。
路基设计模型
站房设计
建筑、结构、暖通专业通过在Revit中协同设计完成武当山站的站房、雨棚、天桥建筑和暖通模型,达到施工图深度;机械专业利用Inventor软件进行站房内电扶梯的模型制作。
站房设计模型
站后四电
信息专业完成站房内自动售票机、闸门、进出站等模型的制作及布置;接触网专业完成路基、桥梁、隧道、站场内接触网的建模及布置;信号专业完成站场内信号楼及信号等的布置;电力专业完成站房内及隧道的照明;供变电专业完成供变电所的建模及布置等。
四电专业设计模型
给排水专业
通过Revit软件完成污水处理站、消防加压站、给水加压站等的建模及布置工作,并进行碰撞检查,有效减少室外给排水管道与站场内相关设施的碰撞问题。
给排水专业设计模型
环保专业
在路基和桥梁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声屏障设计,并沿线进行布置。
环保声屏障模型
模型整合
由于设计阶段涉及软件、专业较多,采用Navisworks和Infraworks360进行各专业模型的整合。整合过程中出现问题相对较多,如坐标不一致、模型较大无法导入、文件数据丢失、多个专业设计的内容有碰撞等。整合中针对上述问题分别提供了不同解决方法,如设计中统一坐标、采用轻量化模型、通过其他方式导出数据或二次开发、对专业间或专业内的碰撞采取不同修改方式,专业内的可直接根据碰撞点进行修改,专业间的则需要反馈到相关的2个或2个以上专业同时进行修改等。在模型整合基础上进行了相关专题研究,如动画漫游、施工模拟等。
整合的武当山西站剖切图
在Navisworks和Infraworks中的整合模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A.8 公用设备二次回路原理图集20170407.pdf VIP
- 人教版(2024)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直角》PPT课件.pptx VIP
-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 年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医院感染的消毒灭菌与器械管理.pptx VIP
- 新生儿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护理.pptx VIP
- 2025年呼吸内科医师呼吸系统疾病治疗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A.1 220kV线路二次回路原理图集..pdf VIP
-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pdf VIP
- 苏轼《南乡子 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古诗词PPT.pptx VIP
- (2025年)全科医生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