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题分析萧子云的书法在魏晋曾经广受推崇当时士族不思进取沉溺于清闲放荡的生活不屑于政务军务加之士族多是近亲联姻身体素质极差无丈夫之气与士族文化有关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整个社会呈现出了积极向上的社会风貌因此王羲之刚劲有力的书法风格受到推崇这除了其自身的艺术水平外也是盛唐气象的产物项正确皇帝的好恶不可能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皇帝的好恶主要影响士大夫的艺术评判代表着社会上层的评判态度但是对于普通民众的艺术评判影响有限在中国古代存在着雅文化和俗文化的差异很多时候两者是互相矛盾和排斥的项错误任何艺术成
【试题分析】 萧子云的书法在魏晋曾经广受推崇,当时士族不思进取,沉溺于清闲放荡的生活,不屑于政务军务。加之士族多是近亲联姻,身体素质极差,“无丈夫之气”与士族文化有关。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整个社会呈现出了积极向上的社会风貌,因此,王羲之刚劲有力的书法风格受到推崇,这除了其自身的艺术水平外,也是盛唐气象的产物,C项正确。 皇帝的好恶不可能“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皇帝的好恶主要影响士大夫的艺术评判,代表着社会上层的评判态度,但是对于普通民众的艺术评判影响有限。在中国古代存在着“雅文化”和“俗文化”的差异,很多时候,两者是互相矛盾和排斥的,A项错误。任何艺术成就都是时代的产物,时代不断发展,艺术成就也会不断被“超越”,B项错误。真正影响艺术评判标准的是社会主流思想的变化,而不是朝代更替,D项错误。 答案:C 【练考题】 1.(2014·重庆卷,3)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 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 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解析:B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水平未超过北方,古代经济重心也没有转移到南方,A、C、D三项说法错误,排除;据题干信息可知,B项说法正确。 2.(2016·全国Ⅱ卷,24)如图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 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状况 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解析:B 图片中的第一种字体是先秦古文,第二种字体 是小篆,是秦朝统一文字使用的字体,在小篆的使用过程 中,很快产生了使用更加便利的隶书,是第三种字体,所以, 三种字体反映了汉字的演变历史过程,B项正确。 三种字体是先秦古文、小篆和隶书(从残片文字可判断),经文用三种字体刻写,说明当时文字的使用非常混乱,这打破了秦汉以来文字统一的局面;加上当时战乱、割据的局面,割据政权也无力进行统一文字的运动,A项错误。 先秦古文、小篆到汉代,人多不识,称为“古文”(即上古的、古代的文字),汉代通行的隶书称为“今文”(即当代的、当时的文字)。到三国时期,流行的仍然是隶书,C项可排除。 汉字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一般认为是商朝甲骨文的出现。从文字结构和造字方法看,甲骨文经历了相当长的演变过程,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上古文字。甲骨文的造字方法和字形结构,与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是一脉相承的。D项错误。 3.(2012·海南卷,4)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解析:D 儒、释、道三家,在魏晋时期互相攻击也相互吸收融合。汉代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不仅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还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即“三纲五常”。魏晋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佛学盛行,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同时,儒家思想吸收了佛学、道家的本体论等思想,佛学开始了中国化的过程。B项与史实不符,C项与材料内容不符,A项与材料及史实均不符。故选D项。 4、魏晋南北朝商业萧条的主要原因是 A、战乱频繁,社会动荡 B、物物交换频繁 C、自然经济的影响 D、政府采取措施打击商业 5、下列关于城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周到唐代的市与居民区分开 B、县城以下禁止设市的规定在唐朝被打破 C、宋朝的市取消了时间的限制 D、明清出现了大批工商业市镇 6.汉代时市的长官称“市令”或“市长”,南北朝时设有“草市尉”,唐代州县设市日益普遍,唐宣宗七年(853年),“废州县市印” ,五代以后市司机构再也没有恢复。对上述史实解读正确的是( ) A.从汉代开始起政府对市进行了直接管理 B.南北朝时政府对“草市”实行行政管理 C.“废州县市印”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政府最终放弃对市的管理是在五代之后 7.据研究,南北朝中期,政府在对手工业者的管理上,出现了雇佣工匠制度和番役制度。这些制度的出现说明( ) A.私营手工业与农业紧密结合 B.国家对工匠人身控制有所松弛 C.盐铁官营制度得到进一步强化 D.官营手工业者由匠籍变为丁民 8.唐朝后期夜市不断发展繁荣,唐诗“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夜雨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