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文化阐释的角度对比《中国哲学简史》与《生死疲劳》的翻译.docVIP

从跨文化阐释的角度对比《中国哲学简史》与《生死疲劳》的翻译.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跨文化阐释的角度对比《中国哲学简 史》与《生死疲劳》的翻译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摘要: 在屮外文化交流的新时期,翻译如何助力屮国文化和文学走出去成为一个重要 命题。在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与莫言《生死疲劳》的翻译中,存在许多共同 的跨文化阐释的成功因素,文章拟从跨文化阐释的角度对两部作品的翻译进行 对比,从中摸索并总结成功的跨文化阐释的构成因素,从而为中国文学与文化 英译的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翻译;跨文化阐释;中国文学勾文化英译; 作者简介:曾辉(1981-),女,湖南邵阳人,讲师,研究方向:跨文化交流与翻 译。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ranslations of “A Brief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and “Life and Death are Wearing Me ou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cultural interpretation ZENG Hui Tan Kah Kee College, Xiamen University: Abstract: In the new age of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Chinese culture and foreign culture, how can translation help Chinese culture step into the global socie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There exit many common features of cross-cultural interpretation in the translations of “A Brief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and “Life and Death are Wearing Me out” ? The paper compares the translations of the two books and tries to explore and summarize these features so as to provide an effective reference for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Keyword: translation; cross-cultural interpretation; C_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中国文化与文学日渐受到国 际社会的关注。然而,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例如中国政府推出的“熊 猫从书”,翻译介绍丫数百部屮国文学作品,然而绝大多数出版后就悄无声息, 对于西方读者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季进,2014:33)翻译如何助力中国文 化真正有效的走向世界,成为译界需要考虑的重要命题。 中国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于1948年出版的《中国哲学简史》,是第一木对中国 哲学进行全面介绍的英文书籍,是西方世界了解中国文化和哲学思想的一扇窗 门。而另一方面,中国作家莫言的代表作《生死疲劳》,是莫言在西方文学界获 奖最多的作品。本文拟从跨文化阐释的角度对《简史》与《生死疲劳》的翻译进 行对比,分析其中共有的成功跨文化阐释的构成因素,以为中国文学和文化的 英译工作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 一、跨文化阐释理论 形式主义语言学家和文学理论家罗曼?雅各布森认为,翻译至少可以在三个层 面上得到理论的描述和界定:(1)语内翻译,(2)语际翻译,(3)语符翻译或符 际翻译(Jakobson, 1992:144)。对于语内翻译,即使是同一种语言,将其古代 的形式转换成现当代的形式也几乎等于将其译成另一种语言。语际翻译通常指一 种语言形式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形式。语符翻译即不同文化之间的翻译,或曰跨文 化的翻译,注重从文化的整体视角来考察如何准确地将一种语言中的文化现象 在另一种语言中加以再现,尤其是忠实的再现一种文化的风姿和全貌。(王宁, 2014:6) 二、《中国哲学简史》与《生死疲劳》的语内翻译 一般认为,语内翻译是指同一语言中由于某种目的用一些语言符号解释另一些 语言符号,也就是“改变说法”(rewording)。(张瑞平,2015:110)《简史》 与《生死疲劳》的语内翻译均由两部作品的原作者完成。 (一)《简史》从传统到现代的语内翻译 《简史》在语言层面和思想内容层面无不体现出朽友兰先生对屮国古代哲学思想 进行的“历史性”解释,即把经典的历史文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