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海外华文文学中.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PAGE .. 2010级硕士研究生期末考试考题 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 考试科目: 20世纪世界华文文学研究 说明: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考题纸上的无效。 题目:《试论海外华文文学中的“文革”叙述——以李碧华、严歌苓的“文革”题材小说为例》 姓名: 张 健 学号: 2010020430 老师: 吴尚华 说明: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考题纸上的无效。 第 1 页,共 8 页 试论海外华文文学中的“文革”叙述 ——以李碧华、严歌苓的“文革”题材小说为例 摘要:“文革”作为中国历史上不可复制的“孤本”,成为大陆作家和海外华文作家孜孜不倦的叙述题材。但由于时空的距离、异文化的感染等因素,导致海外华文作家笔下的“文革”呈现出另一种图景。他们将“文革”不在作为中心故事来讲述,而是作为一种叙述的大背景,他们对“文革”中悲惨事件的描述也相当的冷静、直白,他们的眼光不再局限于从社会、政治层面揭露“文革”残酷,而将视角投向荒诞的历史时期人性的扭曲、变态。 关键词:华文文学、新移民、文革、严歌苓、李碧华 “文革”不仅是历史事件,也是文学事件。长达十余年的浩劫,触动着国人的每根神经末梢。如果历史学承担的是政治性的定义,那么文学则承担治疗心理创伤的重任。在中国大陆,自70年代末伊始,以“文革”为题材或背景的文学作品可谓汗牛充犊,,从《班主任》、《伤痕》打开“文革”叙述的闸门以来,随后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知青文学、新历史小说、改革小说、寻根小说都在不断的书写“文革”,逐渐形成了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文革”集体性记忆。正因为“文革”作为中国历史上不可复制的孤本,众多作家都将其作为写作的试验场,大陆作家如此,海外华文作家亦如此。但由于时空的距离、异文化的感染等诸多因素,致使海外华文作家笔下的“文革”与大陆作家的叙述大相径庭,呈现出另一种图景。 = 1 \* CHINESENUM3 一、海外华文文学中的另类“文革”叙述 海外华文作家(除去大陆作家以外的利用华文写作的作家统称,包括港澳台作家。由于叙写“文革”题材的基本为“新移民作家”,下文换用为新移民作家),大多有“文革”的记忆或亲身经历。像陈若曦曾经以台湾留美学生的身份回到大陆,亲身经历过文革。严歌苓在文革期间,也在大陆生活,对文革有着切身的体验。也有某些作家虽然没经历过文革,但借助于其他作家的文革文本,满足了自己的文革想象,例如李碧华。或深或浅的“文革”记忆与他们那段激情燃烧的青春纠结在一起,在他们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因此,利用“文革”作为题材或底色成为他们书写国家、故乡记忆的一种方式。像陈若曦的《伊县长》、《耿尔在北京》等一系列纪实类文革小说;严歌苓的《白蛇》、《天浴》、《人寰》、穗子系列以及近期的《第九个寡妇》、《一个女人的史诗》;高行健的《一个人的圣经》;李南央的《我又这样一个母亲》;哈金的《等待》;李碧华的《霸王别姬》、《潘金莲之前世今生》、《青蛇》等作品都与“文革”有关,或直接叙述文革故事,或将文革作为一种底色。海外华文作家与大陆作家虽然拥有相同的精神资源,但由于时空的距离、心理距离以及身处的文化环境的不同,使得他们的“文革”叙述与大陆作家的大相径庭。他们笔下的文革不再像历史那样真实、可感,而是“作家无意像伤痕文学那样对文革作否定性的政治反思,而是以文革的荒诞和残酷再印证人性的扭曲和变异”,“作为人物出场和退场的背景,或者作为人物命运的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皆以表现人性的扭曲和强化背叛的主题,对文革场景的叙事在不同的小说中具有不同的功能”. = 1 \* GB3 ①大陆的伤痕文学中主要是血泪的控诉,把文革的责任推给少数坏人,后来的反思文学则从政治、历史、意识相态层面反思文革,但最后得出的结论却模棱两可,找不到具体的控诉对象,找不出具体的敌人。而海外华文作家关注的并非“文革”本身,并非追求叙述的“文革”与历史的“文革”具有同一性,他们大多将文革作为叙述的背景、底色,没有正面描写文革,他们的主旨也不是在讲述文革事件,而是挖掘文革时期人性的扭曲、黑暗以及那段时期的文化状态。此时的“文革”不仅仅只是一系列的荒诞事件的串联物,而成了扭曲的人性的发生场域。他们笔下的历史真实已经不再重要。与大陆作家的“文革”相比,他们的叙述更像是故事,而非历史教科书、历史故事。 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知青文学的叙述中,我们会发现,在文革中遭受灾难、残害的主人公,无论男女,最终往往能获得比较圆满的结局,例如《芙蓉镇》中的秦书田,文革期间是个右派,文革

文档评论(0)

hkfgmn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