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藏象脏腑关系.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基础理论 课程电子讲稿 藏 象 脏腑之间的关系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孙广仁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四、五脏与奇恒之腑的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一)心与肺 表现在血液运行与呼吸吐纳之间的协同调节关系。 心主一身之血,肺主一身之气,两者相互协调,保证气血的正常运行。 血液的正常运行,必须依赖于心气的推动,亦有赖于肺气的辅助。 正常的血液循环,又能维持肺的主气司呼吸功能。 宗气是连结心之搏动和肺之呼吸的中心环节。 在病理上,心的搏动与肺的呼吸是相互影响的。 心肺关系示意图 心主行血,有助肺的呼吸 肺主呼吸,推动心的行血 (二)心与脾 1. 血液生成方面:心主一身之血,心血供养于脾以维持其正常的运化功能。脾主运化而为气血生化之源。 病理上,心脾两虚之证。 2.血液运行方面: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既有赖于心气的推动以维持通畅而不迟缓,又依靠脾气的统摄以使血行脉中而不逸出。 病理上,或见气虚血瘀,或见气虚失摄的出血。 心与脾的关系示意图 心主行血,促进脾的运化功能(火生土) 脾主运化,为血液生化之源,使心有所主 (三)心与肝 表现在血液运行及精神情志调节两个方面。 1.血液运行方面:心气主行血,肝气主疏泄和藏血,两者相互配合,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 病理上,可出现心肝血虚证或心肝血瘀证。 2.精神情志方面:心血充盈,心神健旺,有助于肝气疏泄,情志调畅;肝气疏泄有度,情志畅快,亦有利于心神内守。 病理上,心神不安与肝气郁结,心火亢盛与肝火亢逆,可两者并存或相互引动,出现心肝气郁证或心肝火旺证。 心与肝的关系示意图 促进血液运行:心主行血,肝主疏泄藏血 (病理上:心肝血虚证,心肝血瘀证) 调控精神情志:心藏神,肝调畅情志 (病理上:心肝气郁证,心肝火旺证) 心肝神魂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四)心与肾 主要表现为“心肾相交”。 1. 水火既济:心位居上,故心火(阳)必须下降于肾,使肾水不寒;肾位居下,故肾水(阴)必须上济于心,使心火不亢。 2.精神互用:心藏神,肾藏精。精能化气生神;神能控精驭气。故积精可以全神,神清可以控精。 3.君相安位:君火相火,各安其位。 病理上,称为心肾不交。主要表现为阴虚火旺、阳虚水泛、精亏神逸。 心肾相交示意图 心肾水火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精神互用示意图 (五)肺与脾 表现在气的生成与水液代谢两个方面。 1.气的生成:肺主呼吸,吸入自然界的清气;脾主运化,化生水谷之精并进而化为谷气。清气与谷气在肺中汇为宗气,宗气与元气再合为一身之气。宗气的生成决定一身之气的盛衰。有“肺为主气之枢,脾为生气之源”之说。病理上常见肺脾两虚。 2.水液代谢:肺脾两脏协调配合,相互为用,是保证津液正常输布与排泄的重要环节。 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 肺与脾的关系示意图 水液输布: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肺司宣降,输布水液 宗气生成:脾化水谷之精, 化气上输肺,与吸入清气合 (六)肺与肝 主要体现在人体气机升降的调节方面。 肝气左升,肺气右降,升降协调,对全身气机的调畅,气血的调和,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古人称为“龙虎回环”。 病理状态下肝郁化火,或肝气上逆,肝火上炎,可耗伤肺阴,使肺气不得肃降,而出现咳嗽、胸痛、咯血等肝火犯肺证,称为“左升太过,右降不及”。 肺与肝的关系示意图 ? (七)肺与肾 1.水液代谢:肺主行水,为水之上源;肾主水液代谢,为主水之脏。肺气宣发肃降而行水的功能,有赖于肾气及肾阴肾阳的促进;肾气所蒸化及升降的水液,有赖于肺气的肃降作用使之下归于肾或膀胱。“其本在肾,其标在肺”。 2.呼吸运动:肺主呼吸,肾主纳气。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