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学家完成首例“人造生命”惹伦理风险争议
新闻来源:新华网
本月20日,美国科学家宣布,他们在创造人工合成生命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步,世界首例“人造生命”,即完全由人造基因控制的单细胞细菌诞生。他们将它命名为“人造儿”。该项实验表明,新的生命体不一定要通过“进化”来完成,也可以在实验室里“被创造”。消息传出,立即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许多科学家对这一成果给予了积极评价,但也不乏忧虑之声。
这项研究由美国基因遗传学顶尖科学家克莱格·文特尔主持,研究团队共有20多位科学家。文特尔的团队为这个项目奋斗了15年,耗资超过 4000万美元。2008年,他率先宣布制造出合成细菌基因,但它未能操控细胞。他当时说,这是第一个合成细胞,是地球上首个自我复制的物种,它的母亲是一部计算机。现在,它带领我们跨越边界,进入一个新的世界,这预示着人类探索人造生命迈出了重要一步。
据报道,文特尔的团队首先选取一种名为丝状支原体的细菌,对其基因组进行解码并复制,产生人造的合成基因组。然后,将人造基因组移植入另一种称为山羊支原体的细菌,通过分裂和增生,细菌内部的细胞逐渐为人造基因所控制,最终成为一种全新的生命。在培养皿中,合成细菌的分裂等行为就像天然细菌一样。
尽管这种技术目前仍处于实验阶段,但研究人员相信其运用前景广阔,它们是具有工业和医学价值的“人造细胞”。文特尔认为,这一成果有望在未来为人类解决食品短缺、能源危机等一系列问题。现在,全球有大约68亿人口;在未来的30到40年内,全球人口数量可能会达到90亿。目前,我们并没有办法为68亿人提供足够的食物、饮用水、医药等等。所以,人类需要通过科学找到新的办法,生物技术就是其中之一,它可以为能源、食物和药品提供新的来源。
不过,“人造生命”的研究也引发了许多道德伦理方面的争论。有学者指出,这项成果破坏了人们有关生命属性的基本信念,而这种信念对如何看待人类、如何看待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都非常重要。有的科学家认为,因为目前没有生物合成的相关监管规定,将来生物恐怖主义分子很可能利用这一技术制造致命病毒或生化武器,而实验室中的人造细菌是否会给环境和人类带来风险更让人忧心忡忡。
美国总统奥巴马对此项实验的伦理风险也表示担忧,已下令对该研究成果的伦理风险进行评估。他说,目前需要确定这类技术的合适伦理界限, 将其危害控制到最低程度。
文特尔承认,研究中涉及的技术,从理论上来说有可能用于制造新的致病细菌,甚至用于研制生物武器。但他说,要慎重考虑哪些研究细节该公布,而且在实验中也会采取特定措施,以确保新造出的细菌只能在实验室“温暖的培养液”中生存,不会成为“魔鬼细菌”。当这些“生命”被创造出来时,它们将非常脆弱,它们在实验室里存活一个小时将是一项巨大的成就。如果说它们会走出实验室、甚至主宰世界,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哈佛大学实践伦理学教授列库斯对此成果评价说,文特尔的实验成果打开了人类历史的大门,窥探它的未来,创造自然界中从没存在过的生命。虽然这种可能远在未来,但却是真实的,意义重大。同时,它所要面对的风险也将是前所未有的。(记者徐启生)
新闻链接
2010年5月20日,由美国科学家克雷格·文特尔主持的研究团队宣布,世界首例人造生命——完全由人造基因控制的单细胞细菌诞生。克雷格·文特尔将“人造生命”起名为“辛西娅”(Synthia),意为“人造儿”。
人造生命是指从其他生命体中提取基因,建立新染色体。随后将其嵌入已经被剔除了遗传密码的细胞之中,最终由这些人工染色体控制这个细胞,发育变成新的生命体。
文特尔称,在漫长的研究过程中,科学家们首先得到一种细菌细胞的染色体组,将其植入到一种近亲细菌中,随后被植入的染色体组开始复制生长,最终将长成一个新的细菌。执行首次“染色体移植”项目的科学小组成员成功地制造出一个人造的染色体组,并仍在进行类似的试验,以便实现科研史上零的突破。
美国科学家表示,“人造生命”与克隆存在着质的区别,克隆是利用现有遗传信息“复制” 生命,而人造生命则是利用核苷等组成脱氧核糖核酸的基本要素创造新生命。制造人造生命有许多关键要素,如细胞膜,它将允许人造生命细胞筛选出对生命成长有用的分子,为细胞分裂提供营养。此外还需要一个基因体系,以控制细胞的功能,使细胞能根据外界环境变化而繁殖或变异。(杨科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肺功能仪产品技术要求.pdf VIP
- 2020年“华数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优秀论文-A_3.pdf VIP
- 石墨负极材料介绍.ppt VIP
- A集团购物广场商超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细则.doc VIP
- 微积分英文课件:chapter15 Multiple Integrals.ppt VIP
- GBT_50104-2010_建筑制图标准.pdf
-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专业实务《化工安全》考点速记手册.pdf
- QB_T 5827-2023 婴幼儿衣物洗涤剂 通用技术要求.pdf VIP
- 2025年赤峰市教育局所属事业单位竞争性比选工作人员的(28人笔试备考试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docx VIP
- 2025年深圳玉禾田智慧城市运营集团有限公司_企业报告(供应商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