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房四寶的配合
2003/10/15 上午 02:47:35??浙江書法網????閱讀718次
????在古代的文房書齋中,除筆、墨、紙、硯這四種主要文具外,還有一些與之配套的其他器具,它們也是組成文具家族中必不可少的一員。明代屠隆在《文具雅編》中記述了四十多種文房用品,通常較為常見的有: 筆掭:又稱筆硯,用於驗墨濃淡或理順筆毫,常制成片狀樹葉形。臂擱:又稱秘閣、擱臂、腕枕,寫字時為防墨沾污手,墊於臂下的用具。呈拱形,以竹制品為多。詩筒:日常吟詠唱和書於詩箋後,可供插放的用具。多以竹制,取清雅之意。筆架:又稱筆格、筆擱,供架筆所用。往往作山峰形,凹處可置筆。也有人物和動物形的,或天然老樹根枝尤妙。筆筒:筆不用時插放其內。材質較多,瓷、玉、竹、木、漆均見制作。或圓或方,也有呈植物形或他形的。筆洗:筆使用後以之濯洗餘墨。多為缽盂形,也作花葉形或他形。墨床:墨研磨中稍事停歇,因磨墨處濕潤,以供臨時擱墨之用。墨匣:用於貯藏墨錠。多為漆匣,以遠濕防潮。漆面上常作描金花紋,或用螺細鑲嵌。鎮紙:又稱書鎮,作壓紙或壓書之用,以保持紙、書面的平整。常作各種動物形。水注:注水於硯面供研磨,多作圓壺、方壺,有嘴,也常作闢邪、蟾蜍、天雞等動物形。硯滴:又稱水滴、書滴,貯存硯水供磨墨之用。硯匣:又稱硯盒,安置硯臺之用。以紫擅、烏木、豆瓣摘及漆制者為佳。印章:用於鈐在書法,繪畫作品上,有名號章、閑章等,多以壽山石、青田石、昌化石等制成,也有銅、玉、像牙章等。印盒:又稱印臺、印色池,置放印泥。多為瓷、玉質,有圓有方,分蓋與身兩部分。前面已經提過文房四寶的特性及選取使用之法,現在進一步來將其互相配合,以求發揮功能的極限。古人常以健毫筆書寫在箋紙上,以柔性的宣紙寫也行,所以健毫筆可任意配紙。而弱吸墨的紙可以用健毫筆書寫,使用柔毫筆亦可,所以弱吸墨紙類也可任意配筆。這種配法是紙與筆相合的原則,而柔毫筆與強吸墨的紙較為特殊的分法則如下:強吸墨紙適合配健毫筆:強吸墨紙類以宣紙為代表,因為它吸墨性強,筆一踫觸到紙,墨汁即迅速化開,若行筆略遲則筆畫盡成墨團;而羊毫筆毛較軟,行筆略急則墨汁不易滲透,字會虛浮無力,所以使用健毫筆寫快方能配合強吸墨紙。兩者配合,方能盡其所能。於師長卿論之,雲:「用羊毫筆在宣紙上作字,那可就大非易事了。因為宣紙的吸墨性太強,墨一入紙,墨汁便沁入纖維,而且迅速滲開,筆的運行稍慢,紙上立呈漆黑一團,而羊毫柔軟,運行稍即,即鋒穎略紙面而過,立不能注於紙。」故強吸墨紙,唯選配健毫筆始能相合。柔毫筆宜配弱吸墨滑紙:柔毫筆較軟,不易發揮個人特色之雄挺剛毅,所以歷代書法家多使用健毫筆,鮮有用柔毫筆之。其實,柔毫筆雖弱,隻要選紙得當,亦可書寫出極富姿媚含蓄的字。而柔毫筆以弱吸墨紙得當,以箋指為類,雖較宣紙脆而硬,且平滑吸墨性弱,但行筆放慢亦可使轉自如。清代書法家如張照、梁同書、王文治皆善以羊毫筆書寫於。其箋紙或絹上風格姿媚豐腴、溫潤含蓄,另創一格,於師長卿有言:「蓋滑紙或絹,性不吸墨,墨瀋落紙皆浮在面上,以羊毫之柔順,寫光滑之紙絹,使轉運行,自極得心應手。」師言極是也!健毫筆配濃墨:以筆沾觸墨汁,筆墨之關繫可想而知。大致使用健毫筆搭配濃墨,最能表現蒼撥雄勁之筆力,王澍曾道:「墨須濃,筆需健,以健筆用濃墨,斯作字有力而氣韻浮動。」此言甚是,前代書法家莫不以為然,清劉墉特以健毫濃墨著稱,世有「濃墨宰相」之譽。淡墨柔筆並非書人特好之配合,但其實是別具特色的,富有姿媚之韻,王文治善於淡墨柔毫,世稱之「淡墨探花」,也是極為適合的。筆墨紙硯之調配:筆墨硯三者實是密不可分的,硯臺中好的,若端正富光澤明亮,極易下墨與發墨。所謂「墨在硯中,隨筆旋轉」,「墨逾堅者,其戀石也彌甚」,其關繫之密切可視而得知!工具若如手足般配合,必能使書法達到盡善盡美之境界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