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试论青海藏区藏汉双语教育现状与思考*
才 果
(青海师范大学,青海 西宁 810008)
【内容提要】:对改革开放30年来青海藏区藏汉双语教育现状进行纵向和横向分析,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初步建议,旨在促进藏区藏汉双语教育更加健康快速地发展。
【关键词】:青海藏区,藏汉双语教育现状,思考
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极大地推动了藏族教育,藏汉双语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践证明:藏汉双语教育,不仅是藏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和民族教育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藏区的学者和一线教师非常关注藏汉双语教育,并联系藏族教育实际发表相关文章,其中有,索南嘉的《青海藏汉双语教学调研报告》〔1〕、才果的《对青海藏汉双语教学的回顾与思考》〔2〕、扎洛的《藏区藏汉双语学生类型及学校类型研究》〔3〕、索朗次旦的《试论西藏的藏汉双语教育》〔4〕等。以上文章均研究民族地区中小学阶段的藏汉双语教学,未涉及到民族高校的双语教育。本文试图分析在改革开放以来青海藏区包括民族高等院校的藏汉双语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初步建议,旨在进一步促进藏汉双语教育的健康发展,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藏汉(藏汉英)双语(多语)能力的各类社会建设人才做出努力。
一、藏汉双语教育现状分析
藏汉双语教育,是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中的一种类型,同时也是藏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命题早已在藏族教育界达成共识。并众所周知,青海民族教育的难点在于藏族教育,藏族教育的难点在于藏汉双语教育。所以发展藏汉双语教育不仅要客观、认真、科学地分析和总结经验,还要改进不足,更要从藏族教育的实际出发,使之不断完善。为此,笔者联系自身在青海藏区进行藏汉双语教育近30多年的实践,并依据相关调查研究所掌握的资料,对青海藏区实施藏汉双语教育的现状做以下分析:
────────────
*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由青海省教育厅计财处提供数据,并在调查中得到了青海师大民族师范学院的吉太加教授、钱明仁主任、拉秀吉教授,教育学院的尖措吉副教授等给予了热情帮助, 中央民族大学王远新博导的热情指导,在此一并谨表谢意。
才果(1955—),女,藏族,甘肃夏河县人,青海师大民族师范学院教授,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研究会理事,中央民族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民族教育,民族心理。
(一)青海藏区基本情况
青海藏区位于青藏高原(最高海拔为6248m),被人们称为“世界屋脊”,平均海拔3000m
左右。气候恶劣、生态脆弱、自然环境条件差,是我国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的发源地,被称为“三江源”。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国家启动“三江源”自然生态保护工程,其效能正在显现。伴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牧区的人文环境也在发生着变化,表现为当地牧民群众的价值观、传统生活方式,尤其是教育观念和语言的使用情况等方面正在发生着变化。
地处青藏高原的青海省,由海北、海南、海西、黄南、果洛、玉树共六个藏族自治州以及海东地区和西宁市(省会)构成。据2000年人口普查显示:〔5〕全省总人口为5181560人,其中少数民族2358255人,占45.51%;藏族1134236人、占总人口的21.89%;占少数民族的48.1%,居首位。藏族的生产方式主要以畜牧业为主,也有半农半牧。上述自治州的藏族日常用语95%以上为藏语(母语),其中部分中年人和青少年在工作和教学中使用藏汉双语,但也有地域差异。海东地区的六个县和西宁市的两个县(最低海拔为2125m)都有藏族乡,大部分为农业区,也有少量的半农半牧区。其中,化隆循化两县所有藏族乡的藏族,日常用语为藏语,少数人使用双语。海东地区的乐都、平安、互助县和西宁市的湟源、湟中、大通、民和等县的大多数藏族使用汉语。转用汉语和藏语濒危的现象早已显现。西宁市现有藏族近2万人,日常用语主要为藏语和双语。现有藏族在校生大约有30720人,以藏语为母语的学生约在1万人以上。
总之,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价值观的转变、人口流动的增加、不同民族间交往的频繁等打破了区域的封闭性,语言的使用也随之发生着变化,语言兼用和语言转用已是一种普遍现象。因此,随着国际一体化的进程,少数民族使用语言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二)青海藏区藏汉双语教育现状
1、藏汉双语学生基本情况
1949年,青海省6个自治州地区的藏区只有14所小学,900余名学生,占当时全省藏族人口的0.2%,全省少数民族50%以上的蒙藏聚居的纯牧业区只有两所民族小学。〔6〕解放后,我国政府坚持民族平等和语言平等的方针政策,大力发展民族教育,藏族教育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主要体现在藏汉双语授课的中小学数量增多,规模增大、办学质量和教学水平都有很大提高。据2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