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弱者何以能胜 ?
杨少华
内容提要 在国际冲突中 ,弱者为何能战胜强者 ? 二战后的国
际冲突中 ,为什么弱者战胜强者的情况越来越普遍 ? 本文通过对利
益对称性 、民主政体 、外来援助和战略类型这四个解释变量的检验
后认为 , 弱者对战略类型的选择是最有解释力的因素 。在当代国际
冲突中 , 弱者战胜强者的关键是对不对称冲突战略的采用 。弱者采
用不对称战略的直接 目标 ,不是在军事上战胜对手 , 而是通过使冲
突长期化 , 扩大暴力使用的范围 , 给强者造成难以承受的成本 , 从
而消磨其继续战斗的政治意志 , 迫使强者最终从政治上放弃战争 。
论文的讨论有助于深化对 当前实力不对称冲突包括反恐战争 的
认识 。
关键词 国际冲突 不对称冲突战略
在世界战争史上 ,虽然以强胜弱 、以多胜少是常见现象 ,但人们也可以发
现许多类似 “牧羊人大卫战胜巨人歌利亚 ”的战例 ,例如西班牙人民反对拿
破仑 占领军的游击战争 、美国独立战争 、南斯拉夫游击队反抗纳粹法西斯的
( )
《国际政治科学 》2008 / 3 总第 15期 ,第 1—35页 。
Q ua rterly J ou rna l of In tena tiona l P olitics
1
国际政治科学
斗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 日游击战争 、越南反美战争以及当前正在进行的
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等 。统计数据表明 ,在二战后的全球武装冲突中 ,
(
不对称冲突占大多数 ,而这在这些不对称冲突中 ,弱者战胜强者 或者说强者
)
未能战胜弱者 又 占了大多数 。全球武装冲突及其结果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
大因素 , 因此对不对称冲突中弱者为什么能够战胜强者进行研究具有重要
意义 。
一 、实力 、动机和战略的解释视角
要解释弱者战胜强者的现象 ,首先需要对不对称冲突所涉及的主要概念做
出清晰的界定 。在本文中 , “不对称冲突 ”指的是 “物质实力相差悬殊的行为体
之间的跨国武装对抗 ”。其确定标准主要有两条 ,一是看冲突方的物质实力是
否相差悬殊 ,二是看这种冲突是否跨越国界 。与 “不对称冲突 ”的定义相适应 ,
拥有优势战争资源的一方为 “强者 ”,相反则为 “弱者 ”。这就存在着强弱之间
的比例问题 。所谓双方实力 “悬殊 ”,在本文中是指强弱双方的实力对比应达
①
到 5 ∶1 或者更多 。 至于 “胜负 ”,则是看行为体在冲突结束时是否基本实现了
发动冲突的政治 目的 ,如果实现了就是胜利 ,相反则为失败 。如果强者没有实
现其发动战争的政治 目的 ,那么即使他们在战场上没有落败 ,按照本文的标准
也应算作失败 。
②
总的来说 , 目前国内对 “不对称冲突 ”的研究还不多 。 已有的学术研究成
① 在这里 ,物质实力具体指冲突伊始双方的人口与武装力量的平均值 。事实上 ,任何一种指标
都不可能完全反 映实力差距 。关于如何对物质实力进行定量测量 , 可 以参见 John Jacob N u tter,
“U np ack ing Th reat: A Concep tual and Form al A nalysis, ”in Norm an A. Graham , ed. , S eek ing S ecu rity and
D evelopm en t: The Imp act of M ilita ry Sp end ing and A rm s Transf ers ( Bou lder: Lynne R ienner Pub lishers,
1994 )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