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K细胞毒检测NK细胞活性检测自然杀伤细胞NK.PPTVIP

NK细胞毒检测NK细胞活性检测自然杀伤细胞NK.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迪 Dec. 26, 2013 Email: jluwangdi@jlu.edu.cn NK细胞毒检测 NK细胞活性检测 自然杀伤细胞(NK)介导天然免疫应答,它不依赖抗体和补体,即能直接杀伤靶细胞,如肿瘤细胞或被病毒感染的细胞等;此外,尚有免疫调节功能,也参与移植排斥反应和某些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发展。 NK细胞活性可作为判断机体抗肿瘤和抗病毒感染的指标之一。例如在血液系统肿瘤、实体瘤、免疫缺陷病、艾滋病和某些病毒感染患者,NK活性减低;宿主抗移植物反应者,NK活性升高。 增强免疫力功能相关的保健食品申报过程中,NK细胞活性检测是其中的重要指标。 主 要 内 容 实验分组及材料 实验原理 检测方法 主要操作步骤 结果判定 实验分组及材料 器材 75%酒精 若干 5ml注射器 1个/组 100ml烧杯 1个/组 无菌纱网 1块/组 无菌平皿 1块/组 无菌吸头(大、中、小) 3盒/room 无菌96孔培养板 1块/组 无菌离心筒 1个/组 可调微量加样器 1套/组 细胞计数板 1套/组 显微镜 1台/组 EP管 若干 眼科剪、小镊子 1套/ 组 细胞培养箱 1台/room 酶标仪 1台 离心机 2个/room 超净台 1台/组 动物、细胞及试剂 小鼠 1只/组 (NS,OVA) YAC-1 1*106*2ml 培养液(DMEM) 无FCS 10ml/组 培养液(DMEM) 10%FCS 10ml/组 LDH底物 3ml/组 柠檬酸(终止液) 1ml/组 分组: 每组4人 1只小鼠 原 理 NK(natural killer )细胞属非特异性免疫细胞,为机体的天然免疫系统中主要的效应细胞,是与T、B细胞并列的第三类群淋巴细胞。 NK细胞可非特异直接杀伤靶细胞,这种天然杀伤活性既不需要预先由抗原致敏,也不需要抗体参与,且无MHC限制。 YAC-1细胞为Moloney鼠科白血病毒(Mo-MuLV)感染的鼠T淋巴瘤细胞,对NK细胞敏感,可用于检测NK细胞的杀伤活性。 通过杀伤激活受体(KAR)直接识别 通过抗体间接识别:ADCC 分泌杀伤介质: perforin granzyme (TNF、IFN) 清除异常细胞 (肿瘤、病原体感染) NK细胞功能:清除异常细胞 通过杀伤激活受体(KAR)直接识别 通过抗体间接识别:ADCC NK细胞+靶细胞 靶细胞破裂,释放内容物 胞浆内酶类 LDH酶活性 胞浆内蛋白 放射性铬酸钠 51Cr标记 DNA 3H-TdR掺入 NK细胞活性检测 NK细胞分离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 Ficoll 密度梯度离心 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 磁化细胞分离器分离法 常用的检测方法 同位素释放法: 51Cr、3H-TdR、125I-UdR    乳酸脱氢酶释放法 (本次实验采用) 同位素释放法 应用放射性同位素( 如51Cr)标记靶细胞,当靶细胞受到NK细胞攻击,靶细胞被破坏,释放出51Cr。51Cr辐射γ射线,通过测定受损伤或死亡靶细胞释放到上清中51Cr的放射脉冲数(cpm),即可计算出NK细胞毒活性。 G0 G1 S Na251CrO4、 3H-TdR、125I-UdR New DNA Or Protein cpm 乳酸脱氢酶释放法-原理 乳酸脱氢酶(LDH)存在于细胞内,正常情况下,不能透过细胞膜。当细胞受到损伤时,LDH可从细胞内释放至培养液中。释放出来的LDH在催化乳酸生成丙酮酸的过程中,使氧化型辅酶I(NAD+)变成还原型辅酶(NADH),后者再通过递氢体-吩嗪二甲酯硫酸盐(PMS)还原碘硝基氯化氮唑蓝(INT)或硝基氯化四氮唑蓝(NBT)形成有色的甲基化合物,在570nm波长处有一吸收峰,利用读取的A值,可测得杀伤细胞毒活性。 靶细胞 YAC-1 NK 杀伤 LDH 释放到细胞外 无色底物 LDH底物 还 原 有色物质 测OD570值 靶细胞 膜损伤 最大释放均值(Max)=最大释放孔cpm均值-最大释放对照孔cpm均值 自发释放均值(S自发)=自发释放孔cpm均值-培养基对照孔cpm均值 杀伤率( %)= Max- S自发 实验值-自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