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兰州南北两山绿化工程建设中的文化思 辨
王恩瑞
一、兰州南北两山绿化工程及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及现状
(一) 两山绿化的历程、成效,取得的生态及社会效益
据史料记载,兰州南北两山曾经森林茂密、山清水秀,但由于历史和自然原因, 加之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造成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 化,直接影响兰州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兰州人民为了绿 化南北两山,改善兰州的生态环境,进行了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从20世纪50 年代初开始,兰州人民背冰上山、挑水抗旱、植树造林。1983年,省委提出“全 省绿化看兰州,兰州绿化看南北两山”的号召,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300多 家单位承包荒山,建立基地,引水上山,造林绿化,到1999年,累计造林14 万亩;2000年,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圆满完成了总投资达6. 6亿元、建 设任务为33万亩的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2003年后乂相继完成了 11万亩的 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工程、三北四期工程,0前南北两山累计造林面积己达58万 亩,形成丫比较完善的人工生态体系、比较完备的基础设施体系、科学有效的管 理管护体系。一是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人工生态体系。目前,南北两山绿化而积达 到58万亩,成活各类树木1.5亿株,25万亩上水工程造林区具备了较高的郁闭 度;33万亩干旱造林区激活了原生植被,生态环境大为改善,己成为城市周边 的生态屏障。二是初步形成了基础设施体系。建成电力提灌工程139处,上水管 理站82个,泵站307座,铺设各类管道3818公里;建成护林防火检查站16个、 瞭望台18个、气象站7个、林区道路600多公里,初步形成了基础设施体系。 三是形成了科学有效的管理管护体系。经过多年探索和努力,两山形成了 “三级 管理,以场(站)为基”的管理管护体系,B卩:实行市、县(区)两级指挥部、 林业管理站和承包单位三级管理,以林业管理站、承包单位林场为基础的管理管 护模式。南北两山绿化先后被全国政协人门委、全国绿委、国家人事部、国家林 业局授予“关注森林组织奖”、“全国营造林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绿化先进 集体”、“全国林业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二) 两山文化建设的现状
1、文化自然遗存及景点景区。
兰州历史悠久,自西汉设置金城县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黄河文化、丝 路文化、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交汇地,留下了极为丰厚的历史文化 遗存。南北两山也正是凭借这两千多年丰富文化积累和沉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 文化特色和风格。但是,南北两山的历史文化遗存K:期以来受到战争、自然灾害、
人为因素的毁损,明清建筑原有风貌已不存在,大量遗存消失,仅存五泉山、白 塔山、三台阁、金天观等为数不多的一些遗存。
2、新建的人文景点景区及文化项目。
近年来,随着南北两山生态环境的改善,森林景观的初步形成,一些重要的文 化建设项目落户两山,形成了文化与生态有机结合、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和谐相 处的生态文化氛围。2000年,集书法碑刻欣赏、书法教学、生态休闲为馆在北 山九州台建成;2006年,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楼落户九州台,与兰州国学馆 比邻而居;2007年,集科学普及、生态教育、成果展示为一体的兰州文化博览园 建成。从2000年至今,一些宗教文化、民俗文化走进Y南北两山,如城关区南 山普陀寺、七里河区南山灵明堂、安宁区北山报恩寺依山而建,古建筑群与园林 绿化相得益彰,成为新的旅游景点;安宁区仁寿山以地域文化遗存文脉,以仁寿 山森林公园、万亩桃园为基础,建成寿仙台山地公园。西固区金城公园也己建成 开放,成为兰州又一景区、市民一个新的去处。充分挖掘两山森林文化和生态旅 游文化的发展潜力,积极扶持和引导绿化承包单位开发以森林旅游、休闲观光为 主的生态旅游产业项目,建成兰山、徐家山、五一山等山地公园20余处,九州 山庄、鸿雁山庄、华辰山庄等集餐饮、培训、旅游为一体的生态休闲基地80余 处,成为兰州市民节假日休闲旅游的主要场所。这些生态旅游文化设施为两山赋 予了浓厚的文化底蕴,丰富了南北两山生态内涵。2012年9月,兰州市南北两 山绿化区被中国生态文化协会授予“全国生态文化示范基地”称号,成为全国 仅有的八个“生态文化示范基地”之一。
二、两山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一) 对原有的文化遗存和景观开发保护不足,景点层次低、配套设施不全、利 用程度低,没有发挥文化应有的作用和效益。
(二) 新的文化建设项目缺乏统一指导,建设基本无序,规划指导滞后,执法管 理无依据。
(三) 基础设施配套不全、经营服务滞后、管理水平低下。
(四) 对两山绿化中的文化建设认识不够、重视不足,政策引导制度规范以及机 制体制创新方面都冇待改革提高。
三、加强两山绿化生态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一)南北两山是拓展城市空间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公路路基施工冲击碾压技术的应用.doc
- 公路路基施工及质量控制分析.doc
-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论析.doc
- 公路路基施工问题探讨李娜.doc
- 公路路基水毁的分析及防治对策探讨.doc
- 公路路基水毁防治措施研究.doc
- 公路路基填方压实施工研究.doc
- 公路路面“白改黑”若干施工工艺和技术要点探讨.doc
- 公路路面大中修工程设计方案探究.doc
- 公路路面改造及施工技术应用探析.doc
- 宁夏2025自考[新闻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观题专练及答案.docx
- 未来出行新范式:2025年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自动驾驶市场前景报告.docx
- 新能源市场竞争格局2025: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报告.docx
- 安全生产协议书 (二).pdf
- 新能源绿色建筑认证技术创新,2025年市场竞争力提升策略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风电储能调频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前景报告.docx
- 2025年生物质能发电与碳捕集技术经济性产业政策创新与实施报告.docx
- 地热能发电与旅游区旅游教育培训结合的创新模式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负离子空气净化器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docx
- 新能源汽车共享电池保险模式创新与风险控制报告.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