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职职业 语文教学设计比赛 获奖《绝品》 (1).docx

中职职业 语文教学设计比赛 获奖《绝品》 (1).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9 打出常规 非诚勿扰 ——谈歌小说《绝品》赏读 我对文本的理解 一直认为,有些经典,是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读的。最好是心无旁骛,最好是再沏上一杯香茗。我想谈歌的《绝品》就属于此类。小说《绝品》有中国传统短篇小说的味道,有研究者认为谈歌的这类小说是笔记小说或文化小说,与唐传奇、宋话本、明清短篇小说有渊源。小说中的人物行侠仗义、仗义疏财、义薄云天、肝胆相照、舍利取义,有大侠的风度。金庸在《神雕侠侣》中借郭靖之口说:“为国为民,侠之大者。”是小说《绝品》中常先生、刘三爷、王商人的写照,是侠的最高境界。 情节上,传奇故事,单线结构(顾名思义,只有单一线索的情节类型,多以一个单一连贯的故事为主,辅之以相关的次要事件。单一线索的叙事文一般情节紧凑,人物有限,结构简单。)人物上,常先生、刘三爷、王商人、马氏等都是扁形人物,性格单一。(《小说面面观》:扁形人物,只有一种或很少几种特性。圆形人物,具有多种特性,包括一些互相冲突或矛盾的特性。) 文章错综见薏,鲜明的人物形象犹如潺潺小溪,似汩汩泉水,又如隐隐花香,沁人心脾,余韵绕梁。谈歌计划立志写100篇以“绝”字开头的系列小说, 1996年被中国文学界誉为“谈歌年”,那一年,我正高二,青涩的我在高中的课本里没有读到这样的文章。 《绝品》是谈歌从心灵深处流出的隐忍和节制的文字,人间深情是绝唱,然深情藏于平凡细事之中。故心浮气躁者,不能读此文;无情无意者亦不能读此文。为师者教此文亦如是。我不愿意课堂做已知的表面滑行,而是寻找学生自读中的空白点,才是教的着力点,生长点。 让学生用直观形象的方式接受这种味道的小说。 我对文本的补充 学习经典,必须知人论世。对于作者人生经历,我补充给学生。谈歌自称这些以“绝”字头的小说为笔记体小说,其创作灵感来自唐宋散文、明清小品和鲁迅小说。但题材却来自他的故乡——古燕南赵北的保定。这块土地自古多悲壮慷慨之士,“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荆轲就是其中之一。“在中国近代史上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城市,许多近代史上重要的政治人物与文化人物,曾经在这里发达或隐居,这里便有了太多的人文传说与历史故事。听得多了,便有了想写出来的冲动。”(谈歌《谈歌与笔记小说》) 我对学生的分析 1.方法与运用的融通 高二学生在小说阅读能力上能达到“读懂故事——说了什么”,对于小说塑造的人物性格、小说表达的主旨不能完全把握。这是源于小说鉴赏能力欠缺,小说阅读方法的缺失,使得学生无法真切体会作者在文中的细节描写、情节设置的用意。高二学生,面临着在限定时间内如何独立理解、建构一篇小说文本的现状。 2.文化自觉的缺失 90后学生身处在这样信息量大、生活节奏快的现代工业化进程中,他们习惯于接受“新、奇、趣”的事物。对于身边实在的、能感知的“老底子”骨气、侠气,少于关注,缺于感同身受。鉴于这样的知识积累与情感积淀,阅读本文会出现进入不易、鉴赏较难的困境。通过对文本的层层追问,细节的前后融通,反复体味,才能引导学生真正地接近“为什么这是绝品”。 郭初阳说过,这个年龄的学生,都应该把他当做理想的读者。 叩问读者: 你相信吗?(现实层面) 你真的相信吗?(反思层面) 你愿意去相信吗?(人生层面) 我对可教区的界定 教材分析: 《绝品》和《祝福》、《哦,香雪》、《林黛玉进贾府》、《青龙偃月刀》等属于人物小说。作品以塑造个性鲜明人物角色为主要任务,情节、环境的设置可以不完整,但都是为突出人物形象而服务的。 可教区分析: 从预习作业来看,学生经过初中、高一的小说教学,对通过人物、情节、道具等角度去探究主题,已经有了初步的概念和思考分析能力。之前也学过如何在典型事件、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引领学生还可以通过哪些方面塑造人物的形象? 作为高中小说教学还可以为学生拓展更广阔的小说阅读视角,孙绍振说:“好情节,是把人物打出常轨,让人物的深层心理,非常规心态暴露出来。” 本堂课尝试用穿越的形式,拉近学生的生活距离,用喜闻乐见且比较接地气的方式——综艺节目非诚勿扰模式深入浅出。将本文定位为“学习如何通过情节把人物打出常规后以凸显个性”的教学样本。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梳理小说要素,借助背景资料,理顺情节,学习从关键词句的筛选与归纳中解读人物形象。 2.通过对“绝品”寓意的解读,学习小说中如何通过“情节把人物打出常规”后以凸显个性,并由此理解主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画—人—情”之间关系的内涵探索;解读人物形象。 2.通过创设情境,用模拟演绎、表情解读等方式,感悟侠之人性、人情、人品。 【情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