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抽样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抽样分析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 1题:共2分,平均分2分 问题分析:“销”,一些学生错写成“消”。 教学建议:巩固字形字音的练习。 2题:共2分,平均分:2分 问题分析:A项”扁(biǎn)舟”应为“扁(piān)舟“,B项” 面面相觑(què)“应为” 面面相觑(qù)“。 教学建议:巩固字形字音的练习。 3题:共3分,平均分0.76分 问题分析:A项“骇人听闻“,意思是使人听了非常震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吻合语境,没错。C项“差强人意”,原指很能够振奋人的意志,现在这个成语意思是“大体上能使人满意”。吻合语境,没错。 教学建议:成语辨析常考的错误题型有:感情色彩不当、语境不符、语义矛盾、使用对象错误等。鼓励引导学生多积累成语,正确判断成语的含义,加强成语题型的练习。 4题:共3分,平均分3分 问题分析:A项,主宾搭配不当,B项表意不明,C项成分残缺。 教学建议:掌握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相应的病句类型进行相应的练习,反复练习反复巩固。 5题:共2分,平均分1分 问题分析:A项《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著名的短篇小说。 教学建议:文学常识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引起学生的重视,而且要随时复习,随时巩固练习。 6题:共8分,平均分6分 问题分析:①诗句中有几个典型的字的书写错误,“阴”错写成“荫”,“ 缊”错写成“ 蕴”,“涟”错写成“莲”。②诗句不对。 教学建议:古诗的默写要逐字逐句地落实到位,勤靠勤练,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即使意识到错误,并及时改正错误。 7题:(1)总分2分,平均分1.3分 问题分析:这是一个仿句练习,很多孩子审题不清,没有读懂题的要求,本题要求学生在仿句过程中写出量词的生动之处。 教学建议:时刻提醒学生仔细审题,读懂题目的要求,按要求答题,并进行相应的练习,让学生熟悉这样的题型。 (2)总分2分,平均分2分 问题分析:有的学生对汉字的联想不合理,有的是表述不够清晰。 教学建议:从汉字结构入手,通过汉字拆开并加以联想,从而有新的理解专题训练,来引导、鼓励学生在表意清晰的同时敢于展开大胆的联想和想象。 二、阅读理解及分析 8题:平均分:1.744分。 典型错误:环境的特点概括不准,不能突出静和美(如:凄清 庄重 优雅 凄冷都没得分)。“空人心”的意思是指禅院的景色使人内心 (纯净)。(如;孤独 寂寞 伤感 放松 寂静 凄清等都没得分) 9题:平均分:1.422分。 典型错误:“以动衬静”部分孩子答成“动静结合”,还有部分同学没有答出任何表现手法。 8、9题诗词教学建议:注重诗词本身的情感和学生的共鸣,引导学生走进诗词,去想象去认识作者眼中的世界,心里的世界,洞见作者的人品性格,逐步培养学生诗词鉴赏的能力和审美愉悦的情感。引导学生熟悉积累诗词创作的常见手法,掌握诗词欣赏的常用技巧。 诗词表达技巧的获得不能依靠教师的灌输,而需要学生结合自身鉴赏实践进行总结。 10题:平均分:1.46分。 典型错误:(1)薄暮冥冥的“薄”(如:早晨、薄薄的雾、少连续不断的、傍晚等不得分)(2)至若春和景明的“景”(白天、景色、好的景色、天空、景象、晴朗、风景没得分,还有空缺等没得分)(3)先天下之忧而忧 的“先”(在……的前面、之前、 比、首先、前、现在、不翻译等没得分)(4)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 的“病”(劳累、生病、疲惫、重病、贫穷等不得分) 11题:平均分1.622分。 错的不多,部分孩子选A,虚词“而”的几种关系不能很好的区分。还有几个选D得“之”的人或怜“之”是代词,辍耕之垄上的“之”是动词,不能很好的区分。 12题平均分:1分。 13题:平均分1.1分。 14题平均分:2.52分, 典型错误:微斯人,吾谁与归翻译时候“归”翻译为“一起” 。行遇物,辄持取,昂其首负之的“负(背着)”一些孩子翻译为“背对着、欺负、捡起、贪污等”。 文言文教学建议:“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反复诵读是古人学习古文的重要方法之一。要理解文中重点词语,可借助书中的注释或工具书,尝试去理解文本所要表达的时代意义,这是理解文章涵义的关键,力求深刻的体会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使学生在脑海中联想文本所描绘的场景,切身的感受其中的意境。如果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效果不好。 建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大意。不仅教会学生对一些字、词、句的翻译和理解,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熏陶和净化,对学生阅读古文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的设计上多下功夫,能够运用多种策略加以辅助强化。 建议在课内篇章基础上对文言虚词的使用进行系统归类讲解,教会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15题:平均分1.822分。 典型错误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