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害人民币行为的调查及对策建议.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损害人民币行为的调查及对策建议   近年来,人民银行不断加大爱护人民币宣传,公众爱护人民币意识有一定的提高,但是损害人民币的行为仍时有发生、花样也层出不穷,笔者通过发放问卷以及走访的形式对损害人民币行为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归纳了当前损害人民币行为的主要种类,并对成因及对策进行了剖析。   一、损害人民币的具体行为一利用流通或退出流通的人民币制作工艺品或首饰。   一是利用壹分、贰分纸币叠制花篮’、帆船等工艺品,一般一个工艺品所用纸币张数在几十至几百不等,有的甚至要用上千张;二是利用硬币制作戒指、项链等首饰,部分首饰匠将硬币熔化后打成戒指、耳环等出售,获取非法收入。   二建造房屋时用硬币奠基或用硬币挂梁。   部分农村地区在建房时,兴用几元或数十元5角、1元的硬币铺埋于房基,或在房屋上梁时,将一定数量的硬币打孔,并用红绳穿串,悬挂在大梁上,以图所谓吉祥,讨彩头。   三用硬币下葬和焚烧纸币祭祀。   在社会不少地方,人们在为死去的亲人下葬的过程中,除了要烧很多的冥币以外,还要兑换一些1元、5角面额的人民币硬币,撒在下葬的坑中,农村称其为撒坑。   此外更有的孝子孝孙,换取小面额纸币直接焚烧祭祀。   四滥用人民币图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禁止下列损害人民币的行为中的第三款为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在宣传品、出版物或者其他商品上使用人民币图样。   所以未经批准滥用人民币图样也是损害人民币的行为,但当前社会这种现象比比皆是,最为典型的即是利用人民币图样印制儿童玩具和制作冥币。   调查发现一段时期内,中小学生中流行一种酷以人民币的儿童钱币,除了行名印为儿童钞艺精品或中国儿童银行、人物像用卡通图像代替外,其余图样基本与人民币一致;而大多数冥币则除行名印为中国天地银行及人物像用古代帝王图像代替外,其余也基本与人民币一致。   五在纸币上涂写人名等标记。   通过对残损币的抽样调查发现,1000张百元残损币中因涂画面积超标打入残损券的为46张,而涂画的内容主要是做记号、写名字、记数据等。   另据调查,目前不少的中小学校开学收取学费时,都存在因为老师怕收到假币,要求学生在纸币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的现象。   六利用人民币进行商品促销。   当前社会不少商家为了促销商品,而直接在商品包装盒内装入人民币现金,形成一种商业折扣行为。   但是这种方式除了妨碍了现金流通,还损害了人民币。   因为不少商家为了使人民币装入产品更为方便,对崭新的人民币进行多层折叠挤压。   例如,酒类产品瓶盖中的人民币就是经过折叠挤压而装入的。   以上均是故意或主动毁损人民币的行为,另外还有因为保管不当使人民币遭受火烧、鼠咬、霉变、褶皱、油污等无意识的行为。   二、成因一公众法制意识较为淡薄,不了解损害人民币的相关法律规定。   尽管目前法规和部门规章都对一些损害人民币的行为及相关罚则予以了明确规定,但是这些规定没有有效的传播到公众当中去,大多数老百姓不知道哪些是损害人民币的具体行为及其相关处罚规定。   从对安徽省宿州市100名被调查人50名女性、50名男性的调查结果来看,76%的被调查者知道撕毁或焚烧人民币是违法行为,但不知道相关的处罚规定;63%的被调查者不知道在纸币上涂画是损毁人民币的行为;82%的被调查者不知道滥用人民币图样是损害人民币的行为;68%的受调查者不知道撒坑是损害人民币的行为。   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不足,没有养成珍惜和保护人民币的习惯与不知道损害人民币的具体行为和相关处罚规定一样,很多老百姓爱护人民币的意识不足,不知道如何保护人民币。   同样是上述调查反映,62%的男性被调查者不使用钱包,女性被调查者这一数字为26%;52%的被调查者表示在不使用钱包时不会刻意整理所持有的纸币,48%的女性被调查者表示有过把纸币折叠后放在袜子里或鞋里的行为。   三相关部门对损害人民币行为的查处力度不够,损害人民币的违法行为不能够得到有效的遏制。   以上的损害人民币的行为均有相对应的管理机关,比如故意焚烧和毁损人民币的查处机关是公安部门;制作、仿制、买卖人民币图样的查处机关是工商部门;在宣传品、出版物上随意使用人民币图样的查处机关是人民银行等等。   尽管行政法规条文较为明确,违法行为也时有发生,但是相关查处的案例却不多,由此可见对损害人民币行为的查处震慑力度不大,导致一些人知法犯法。   四部分迷信愚昧的陋习在农村仍较为盛行,并且跟风现象较为普遍。   农村地区的群众普遍文化水平偏低,接受先进文化知识和思想较为缓慢,目前在丧葬和房屋建造方面还沿袭着过去的撒坑、钱币奠基、挂梁等习俗,随着古铜钱的退出,一些人开始把目标转向了人民币硬币,而且这种做法很快引起了跟风和

文档评论(0)

tangtianb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