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用途.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表面活性剂用途 表面活性剂在制浆造纸工业中的使用越来越受到造纸科学工作者的重视。据报道在英国表面活性剂的消费为纸张总产量的0.05%左右。 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液体中时,即使浓度非常小,也会自发地引起表面或界面间张力的强烈降低。表面活性剂结构上具有两性特点,其一端具有亲水性,另一端则具有疏水性。这种两性分子会自身定向排列在溶液表面上,极性基团伸向水中,而疏水的烃基则伸向空气或者油的界面,从而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表面活性剂能起乳化、分散、增溶、润湿、发泡、消泡、润滑、洗涤、柔软、抗静电、防腐蚀等作用。 制浆过程主要是从木材中将木素、半纤维素、树脂、色素以及灰分等尽量地与纤维素分离开,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就在于分离杂质,提纯纤维素。在生产人造纤维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在浆粕的碱浸渍时添加表面活性剂,这是借助表面活性剂的分散作用和洗涤作用来达到除去树脂的效果。在漂白工序中添加渗透性好的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一般用量为0.03%-0.05%),能取得均一的漂白效果。此外,在纸浆漂洗过程中加入洗涤活性物质烷基苯磺酸钠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也能获得良好的洗涤效果。另外在废纸脱墨、造纸施胶、毛毯洗涤及造纸涂布涂料分散剂等,表面活性剂都有广泛的应用。 一、表面活性剂的特点 当一种物质加入到某液体中,若能使其表面张力降低,人们则称这种物质具有表面活性。具有表面活性的物质叫作表面活性物质。 从化学结构上看,所有的表面活性剂分子都是由极性的亲水基和非极性的亲油基两部分组成的。亲水基使分子伸向水相,而亲油基则使分子离开水相而伸向油相,因此表面活性剂分子是两亲性分子。它们的亲油基是由烃基构成的,而亲水基却是多种多样的。由于表面活性剂具有很大的表面活性,故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广泛地用于乳化、分散、增溶、润湿、发泡、洗涤、柔软等各种用途。 二、表面活性剂的性质 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有润湿和渗透性、乳化和破乳性、分散性、增溶性、发泡和消泡性、洗涤性。 表面活性剂的派生性质有:柔软性、抗静电性、杀菌性和防腐性。 1.表面活性剂的润湿和渗透性 广义地说,润湿作用是一种流体从基质表面把另一种流体取代的过程。 润湿过程大致可以分成三类:铺展润湿、粘附润湿和浸入润湿。这三种润湿可以分别在不同的实际过程中出现,也可以同时在一个过程中出现。 应用表面活性剂能很好地改变润湿状况,表面活性剂能降低界面的能力,使水能较好地湿润固体或液体表面。实际中可用润湿速度(时间)来评价表面活性剂的润湿性。 2.表面活性剂的起泡和消泡性 3. 表面活性剂的乳化和破乳作用 表面活性剂的乳化作用是表面活性剂应用最为广泛的性质之一。例如在化妆品、食品、纺织、造纸、金属的切削液、油漆、农药、医药等方面,乳化剂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各种类型的表面活性剂都可以作为乳化剂来使用,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应用得比较多。 乳化作用是指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乳状液的过程。乳状液是指一种不溶解或溶解度很小的液体,以一定大小的液滴分散存在于第二种液体中,形成具有明显稳定的悬浊液。对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如果仅通过机械搅拌的方法总是不能形成稳定的乳状液的。要形成明显稳定的乳状液,必须加入第三组分,这第三组分就是表面活性剂,一般称其为乳化剂。 4.表面活性剂的分散作用 5.表面活性剂的增溶作用 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形成胶束后具有使不溶于水的有机物的溶解度显著增大的能力,且此时溶液呈透明状,胶束的这种作用称为增溶。能产生增溶作用的表面活性剂叫做增溶剂,被增溶的有机物称为被增溶物。如果在已增溶的液体中继续加入被增溶物,达到一定量后,溶液透明状变为乳浊状,这种乳液即为乳状液,在此乳状液中再加入表面活性剂,溶液又变得透明无色。虽然这种变化是连续的,但乳化和增溶本质上是不同的。增溶作用可使被增溶物的化学势显著降低,使体系变得更稳定,即增溶在热力学上是稳定的,只要外界条件不变,体系不随时间变化。而乳化在热力学上是不稳定的。 6.表面活性剂的洗涤作用 洗涤作用可定义为,从浸在某种介质(一般为水)中的固体表面除去污垢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借助于洗涤剂以减弱污垢与固体表面之粘附作用,并施以外力(包括机械搅拌或人工洗),使污垢与固体表面分离而悬浮于介质中,最后将污垢洗净、冲走。洗涤剂在洗涤过程中的作用,一是除去物品表面的油污,二是将油污分散、悬浮,使之不易在物品表面上再沉积。洗涤作用首先是洗涤液润湿被洗物表面,否则,发挥不了洗涤液的洗涤作用。水在天然纤维(棉、毛等)上的润湿性较好,在人造纤维上较差,表面活性剂能够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其接触角减小,因而,纤维的润湿在洗涤剂作用下比较容易实现。其次是,洗涤液把污垢润湿后,再把污垢顶替下来。液体油污原来是以铺展开的油膜存在于物体表面,在洗涤液湿润的条件下,逐渐卷缩成油珠,最后被冲洗以至离开表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