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读懂古诗的基本方法 典型试题 古诗的题材 7 4、(2013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熹 饲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8.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 9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8、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情感的渲染,从而表现美化的精神和品格。(烘托、渲染,2分,简要分析3分。) 9、表现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投射到梅花上,思绪万端却又无从说起,以至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直到日暮才独自离开。 解析:全诗八句几乎没有正面直接去描写梅花的形色味香或精神品质的,只是写到了它怒放的环境以及诗人围绕它的活动及内心感受。表现手法很明显属于侧面表现,首联中的“江边”,颈联中的“雪”“夜”“明月”,尾联中的“日暮”“鸦”,属于环境描写,用以上事物(意象)去暗写梅花,可见运用的是烘托手法。本诗以写诗人的举动层层渲染,去表现诗人对梅花的复杂感情,第二句的“行绕去还来”,第七句的“沉吟日落”,极力渲染诗人对梅的喜爱留恋以及不忍离去之情。 第9题是对诗歌思想内容的考查,要直接抓诗歌中表达情感的词语“惆怅”“独”等字眼,以及颈联中的“相思已恨劫成灰”语句,落寞孤独惆怅,若有所失之情不难答出。 典型试题 古诗的题材 7 5、(2014年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①(其二) 苏轼 总角黎家三小童,口吹葱叶送迎翁②。 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 (1)指出“溪边自有舞雩风”一句所用典故的出处。(2分) (2)请结合作者的思想和本诗内容,分析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案: (1)论语(2)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海南),处境艰难,但由于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和黎民百姓的热情欢迎,因此表现出曾点曾经有的那种逍遥自在、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或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海南),处境艰难,但由于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和黎民百姓的热情欢迎,因此仍然向往曾点描述的礼乐之治,表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解析:这是一首即事抒情诗。补充:①被酒——带醉,刚喝过酒。 ②总角——形如今之小辫而短。③口吹葱叶——吹葱是一种儿童游戏。这三首诗作于公元1099年(元符二年)。时苏轼六十四岁,已贬谪儋州(州治在今海南岛儋县)两年。他身为“罪人”,初期僦居官舍,后被逐出。幸得王介石等人的帮助,在城南“污池之侧桄榔树下”,筑了五间泥房以居。他和当地人民有很深的感情。诗中的子云、威、徽、先觉四个姓黎的,就是他在当地的好友。诗篇浅易如话,毫不雕琢,又写了最粗俗的东西,但读起来使人感受的不是“浅俗”而是雅,不是“粗丑”而是美。把朴素内容写得生动而富有风趣。 典型试题 古诗的题材 7 6、(2013年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6分)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2分) (2)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4分) 答案: (1)“绿”字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态,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显示了春天的生机,增强了诗的韵味。(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2)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4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为“何遁山人”,“山人”一般指隐士或与世无争的高人。根据题目中的“归蜀”一词可知,何遁山人是要回在蜀地的家。作为送别诗,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想象手法的使用。送别诗用想象的手法——想象所送之人与自己分别之后的情况——当属常见,但这首诗却与别诗另有不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全诗四联八句均为想象之语,没有一句实写两人分别时的情形。此诗全用想象,读来却无重复累赘之感,何也?诗人想象的角度不同使然。 典型试题 古诗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01及104规约报文解析方法.doc
- 107预制混凝土构件出厂合格证.doc
- 110 第十章 授信后管理(授信后检查、风险预警、风险分类).doc
- 110KV 变电站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风险控制方案.doc
- 110kV变电站工程生产综合楼彩钢岩棉夹芯板安装施工方案.doc
- 110kV钱庞线ADSS通信光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 110kV天等站直流系统充电机及馈线屏更换工作方案.doc
- 110kV线路避雷器安装施工方案及三措.doc
- 110kV线路迁改工程铁塔组立施工方案.doc
- 110千伏变电站工程标准工艺应用监理控制细则.doc
- 2015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复习资料汇总.doc
- 2015年高考文科数学(新课标Ⅰ卷)Word版含答案.doc
- 2015年高考英语3500词汇表.doc
- 2015年高考英语考前完形填空专项突破(三)——篇章逻辑推理能力.doc
- 201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学案:专题40 寻觅社会的真谛(教师版).doc
- 2015年高考志愿填报意向表 (1).doc
- 2015年高中地理 2.2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湘教版必修1.doc
- 2015年高中数学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文科)选修4-5 不等式选讲.doc
- 2015年高中物理 第四章 电磁感应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3-2.doc
- 2015年工程部绩效考核表.doc
最近下载
- 奇普 KIP 7170 工程复印机中文维修手册 维护手册 维修资料.pdf VIP
- 建工三建脚手架外架搭设标准文明施工图集.ppt VIP
- 心脑血管病健康宣讲课件.pptx VIP
- 税务发票管理培训课件.pptx VIP
- STEMI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STEMI患者的急诊救治.pdf
- 重庆专升本数学2014-2025年真题试卷及答案汇总.docx VIP
- 2025年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护理学)考前冲刺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完整版)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版)测试题(有答案)2021.docx
- 化学高考命题方向与复习策略(夏建华).ppt VIP
- 半导体级四氯化铪的制备方法.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