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第九章中药炮制学.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件:第九章中药炮制学.pptx

第8章 炒 法一、基本概念1.炒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置预热容器内,用不同火力连续加热,并不断搅拌或翻动至一定程度的炮制方法。 2.火力:是指火的大小(强弱),火温度的高低 。3.火候:是指药物炮制的时间和程度。  二、分类名称火候火力备注 清 炒炒黄文火,个别中火苍耳子(中火)炒焦中火山楂炒炭武火,个别中火蒲黄(中火)名称辅料火力备注加辅料炒麸炒中火中火米炒中火米炒土炒中火山药砂炒武火马钱子蛤粉炒中火阿胶滑石粉炒中火水蛭三、方法与步骤1.方法(1)手工炒——多将锅倾斜30 ° ~45°置于灶上(灶面的倾斜度与锅的倾斜度相同),便于搅拌和翻动。(2)机器炒——平锅式炒药机、滚筒式炒药机及中药微机程控炒制机等。 平锅式炒药机  滚筒式炒药机 中药微机程控炒药机手动控制柜示意图  中药微机程控炒药机 2.步骤 预热──投药 ──翻炒 ──出锅(1)预热 目的:提高质量和工作效率;防止某些种子类药物炒成“僵子”(俗称“炒哑”)。(?2 )投药 要根据锅的大小和品种确定投料量。加辅料炒者,一般先处理辅料,后投入药物拌炒。?(3)翻炒 快、勤、规律, “亮锅底” 。 (4)出锅 迅速、摊开晾凉。 用辅料炒的药物,出锅后应筛去辅料,再摊开晾凉。 四、注意事项1、炒前除去杂质,药物大小分档;2、根据药物种类和操作要求选择适宜的火力;3、掌握好炮制火候,药物炒制后要迅速出锅;4、勤于翻动,避免受热不均匀;5、炒前应清洁炒制工具,除去杂质及药屑、炭末,以免影响质量。 第一节  清 炒 法 一、概述1.含义及分类清炒法:不加辅料的炒法。 包括炒黄(微炒)、炒焦、炒炭三种不同的火候要求 2.注意事项(1)除去药物中的杂质,药物大小分档,分次炒制;(2)炒制容器需事先预热,以免造成种子类药物“僵子”或药物粘锅;(3)控制火力、火候及加热时间,以免炒黄的药物焦化,炒焦的药物炭化,炒炭的药物灰化; (4)炒药时要有规律,出锅要迅速,及时晾凉。炒炭时要注意防火,一定要待药物冷透后方可入库。3、炮制作用 增强疗效 缓和或改变药性  降低毒副作用 利于制剂和贮藏 矫臭矫味  炒黄 (微炒、炒爆)1.含义炒黄: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置已预热好的炒制容器内,用文火或中火加热,炒至药物表面呈黄色或较原色稍深,或发泡鼓起,或爆裂,并透出药物固有的气味。 注意:火力与火候的控制炒黄程度 1 、炒响:牵牛子、决明子 2 、炒香:白芥子、莲子 3 、炒爆花:王不留行 4 、炒去刺:苍耳子 5 、炒变色:薏苡仁、冬瓜子 6 、炒出汗:花椒 2.目的(1)增强疗效:有效成分溶出增加;增加香气,增强消食健脾之功;(2)降低毒副作用;(3)缓和或改变药性;(4)利于制剂和贮藏 “杀酶保苷”。操作方法 药物—预热炒制容器—文火或中火加热—翻炒—药物表面黄色或颜色加深、发泡鼓起、爆裂、溢出固有气味—出锅,放凉 4. 火候判断的方法(1)“观”——呈淡黄色(2)“嗅”——种子类药物固有香气溢出(3)“听”——种子类药物多有爆裂声(4)“看”——与生品比较形状与颜色5 .注意事项 1、炒制器具应预热至一定程度,才可投药。避免“僵粒”或“烫焦”;2、大小分档,分次进行炒制;3、搅拌要均匀,出锅要迅速,避免生熟不匀或药物焦化。 芥 子 【处方用名】芥子 白芥子 炒芥子 炒白芥子【来源】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Sinapis alba L. 或芥Brassica juncea(L.) Czern. et Coss.的干燥成熟种子。【历史沿革】唐代有蒸熟(《千金》)和微熬(《外台》)。宋代有微炒(《圣惠方》)和“炒熟,勿令焦”(《证类》)。明代沿用炒法,清代炒后研末用者广泛(《说约》)。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炒黄、炒焦等。【炮制方法】1.芥子—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2.炒芥子— 取净药材,炒制容器,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深黄色,有爆烈声,内部浅黄色并散发出香辣气时即可,用时捣碎。【炮制作用】生品—辛散力猛,易耗气伤阴动火,善于通络止痛。炒芥子—长于温肺利气豁痰,尤适合寒痰咳嗽。炒后易于煎出药效,破酶保苷,便于保存苷类。 【炮制研究】1.对化学成分的研究  对炒白芥子提取分离所得化学成分分析鉴定。结果表明,从中分离得到了10个化合物, 均为首次从炒白芥子中分离得到。2.对药理作用的研究 白芥子各提取物均具有显著的镇痛、抗炎作用,显著抑制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及潜伏期,显著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度,其中,抗炎作用以白芥子水煎液为最强。王不留行【处方用名】王不留行 王不留 炒王不留行 炒王不留 炒不留 留行子【来源】本品为双子叶植物/view/64460.htm石竹科 Caryophyllaceae /view/542185.htm麦蓝菜 Vaccaria segeta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