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膜腔积液细胞病理学诊断(1).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浆膜腔积液细胞病理学诊断(1) ——学习MBW《浆膜腔积液细胞病理学诊断》体会 任玉波 聊城市人民医院 2010/08 2. 浆膜的组织学 间皮细胞为间充质起源,有双向分化潜能。 正常间皮细胞分三层:表面为很薄的上皮样细胞,即分化型间皮细胞;中间层称间皮下细胞即双向分化型细胞;与间质交界的一层为纤维母细胞样细胞,即梭形细胞型间皮细胞。 电镜发现间皮细胞表面有丰富而细长的微绒毛,胞质内有桥粒和中间丝。 IHC示间皮细胞呈Keratin和Vimentin双表达。 间皮细胞分化谱系 3. 浆膜腔积液的发病机理 浆膜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浆膜腔内负压增加; 浆膜淋巴引流障碍; 血管破裂等。 4. 浆膜腔积液的病因 炎症(非特殊性炎症、结核病等); 结缔组织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转移性肿瘤(癌及肉瘤); 原发性肿瘤(间皮瘤) 5. 细胞学检查 5.1 注意事项 5.2 涂片制备 5.3 染色方法 5.4 制片及染色效果 5.1 注意事项 (1).数量:标本不得少于40ml,最好是300-500ml。 (2).外形:透明状、凝固状及乳糜样等; (3).颜色:清亮无色液、淡黄色清亮液、黄红色液体(少量出血)、红色血性液、血性混浊液、乳白色等。 (4).离心后标本:观察其性状、色泽等情况。 5.2 涂片制备 (1). MBW棉球/海绵印片法:优点是因棉球将液体吸入内部,而棉球表面的大量细胞成分被印在载玻片上,其片薄而均匀,细胞数量多,结构清晰,背景干凈。 (2).浆膜腔积液标本细胞采集器:使用孔径8μm的微孔滤膜,可获取包括肿瘤细胞在内的有形成分的浓缩制样,细胞成分丰富,便于细胞学诊断证据的收集,是一种快捷、方便和经济的液体标本处理方法,适用于各种体液标本的涂片制做。 5.2 涂片制备 (3).细胞离心涂片机(Cytospin)制片技术。 (4).Thin Prep 薄层制片技术。 (5).Auto Cyte PREP液基细胞学薄片制片技术 。 5.2 涂片制备 (6).细胞块(Cell Dlock)制片技术 积液50ml,1500r/min离心5-10分钟,去上清液。 若为血性液体,可在50ml积液中直接加入2.5ml冰醋酸,或离心去上清液后加入5%冰醋酸25%乙醇混合液,震荡混匀5分钟,离心去上清液。 加入10%福尔马林30ml ,混匀,离心,静止固定2小时以上,待常规病理取材。 5.2 涂片制备 5.3 染色方法 常规染色法:Pap、HE、Wrights stain 特殊染色法:PAS、Dopa、IHC等。 5.4 制片及染色效果 6. 浆膜腔积液报告术语 6.1 未见恶性瘤细胞。间皮细胞呈非肿瘤性,伴不等量炎细胞; 6.2 非典型间皮细胞,意义不明确; 6.3 可疑恶性 6.3.1 可疑恶性间皮瘤,建议进一步证实; 6.3.2 可疑癌,建议进一步证实; 6.3.3 可疑恶性淋巴瘤 6.3.4 可疑肉瘤 6.3.5 可疑其他恶性肿瘤 6.4 恶性 6.4.1 恶性间皮瘤,须除外腺癌可能,建议细胞块IHC。 6.4.2 转移癌:腺癌、 鳞癌、低分化癌、小细胞癌等 6.4.3 恶性淋巴瘤,建议流式细胞检查; 6.4.3 其他恶性肿瘤:肉瘤、恶性黑色素瘤、生殖细胞肿瘤。 6.5 不能诊断:标本不合格。 7. 正常间皮细胞 多见于腹腔冲洗液。 单个散在或松散平铺成片。 细胞呈多边形、类圆形; 单核为主,双核及多核极少见; 核质均匀细致,有小核仁; 胞质可呈双嗜性,近核区胞质深染,边缘区淡染,胞质边界模糊,胞膜不清。 8. 反应性间皮细胞 间皮细胞数量较多,体积稍大,多为圆形或卵圆形,双核或多核易见。 细胞形态与正常间皮细胞相似。 核增大深染,居中或偏位,嗜酸性核仁较突出,核裂易见。 常发生退变,表现为:肿胀、固缩、嗜双色变。 两个或多个细胞之间可见“开窗” 肿胀变性 表现为细胞增大,可见双核及多核间皮细胞,核多居中,核大饱满,染色质疏松淡染(肿胀性改变) 。胞质液化,出现一个或多个空泡,呈印戒样或泡沫样。 间皮细胞与腺癌细胞不同。间皮细胞的空泡是变性产生的,空泡数量多,贴近细胞膜,胞浆着色淡,细胞膜趋向模糊;而腺癌细胞的胞浆着色明显,胞浆内的空泡多为粘液性或分泌性,细胞膜清晰。 肿胀变性间皮细胞 固缩变性间皮细胞 间皮细胞很少发生固缩变性。 表现为细胞体积变小、核变小,外形呈“固缩变状”。 间皮细胞胞质双嗜色变 胞质嗜双色是退变间质细胞的重要变化,表现为有的胞质染为蓝色(嗜硷),另一些胞质则染为红色(嗜酸),这种变化体现了间皮细胞的退化变性过程是渐进性的,由嗜硷性到嗜酸性。 间皮细胞的假性细胞团 反应性间皮细胞偶尔可出现密集细胞团,甚至乳头状团,酷似恶性。 通常这种细胞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