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交流材料V1.3--承载网-通信技术.pptx

5G交流材料V1.3--承载网-通信技术.pptx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面向5G的综合承载网研究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目录5G应用场景和关键能力指标5G网络架构5G性能需求5G承载5G三大应用场景应对未来爆炸性的移动数据流量增长、海量的设备连接、不断涌现的各类新业务和应用场景,5G系统将应运而生。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MTC海量机器类通信mMTC增强移动宽带eMBB低时延空口时延1ms端到端时延5ms大容量单用户10Gbps吞吐量大连接1000K/平方公里万物互联智慧证券环境监测智慧银行智能电网移动多媒体交互类高清视频智能家居车队管理移动医疗智能交通AR/VR应用云端办公 承 载 需 求Networked Society 高速率,大带宽 超高时钟精度网络架构扁平化,虚拟化,可编程化 超低时延要求 前传承载(暂不确定,可能会在空口处理) 海量连接 时延不敏感 带宽较小第 页LTE与5G的差距网络架构时延连接数移动性吞吐率1毫秒空口时延10Gb/秒单用户100万连接数/平方公里500公里/时下一代高铁切片5G能力GapNFV/SDN1.5倍30~50倍100倍100倍不灵活350公里/时 LTE30~50ms100Mb/s10K目录5G应用场景和关键能力指标5G网络架构5G性能需求5G承载5G网络业务模型的重构753CNUPRAN4261CPDUCURAN:CU处理无线高层协议栈功能,空口协议终止在CU(PDCP层)DU处理PDCP以下的物理层功能和L2功能BBU的重构(CU+DU)有助于核心网与无线网功能的重构和融合,形成边缘计算网络,降低网络时延、节省回传带宽空口:用户UE到CU之间都属于空口的范围CN:CN可进一步拆分成CP和UP,根据不同传输条件、业务特征、QoS要求灵活编排业务。CP和UP的分离,降低了转发分布式部署的复杂度、控制面和用户面可以独立弹性伸缩、独立演进组件化控制面架构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定义不同功能变体,甚至剪裁功能(如MMF有高、低移动性变体、不移动场景无需该功能)以提高网络效率;用户面支持软件定义转发路径,实现可编程控制。UEAAU5G网络架构—业务模型的重构753CNUPRAN4261CPDUCUUEAAURFHigh-RLCPDCPRRCLow-PHYHigh-PHYLow-MACHigh-MACLow-RLC分割点已定分割点未定将上图改成从左至右AAUAAUCU/MECDUPACKETeCPRIIP中传回传前传AAU=RRU+天线为节省AAU与DU之间的传输资源, 部分物理层功能移至RRU实现,RF非实时的无线高层协议栈功能,同时支持部分核心网功能(UP)下沉和MEC的功能。High-RLCPDCPRRCLow-PHYHigh-PHYLow-MACHigh-MACLow-RLC处理物理层功能和层2功能。DataOption 1Option 3Option 2Option 4Option 5Option 6Option 7Option 8分割点已定分割点未定DataCU/MECDUeCPRIPACKETIP前传回传中传AAU=RRU+天线为节省AAU与DU之间的传输资源, 部分物理层功能移至RRU实现。非实时的无线高层协议栈功能,同时支持部分核心网功能(UP)下沉和MEC的功能。处理物理层功能和层2功能。5G网络架构—网元分类及接口格式753CNUPRAN4261CPDUCU接口编号接口说明接口1前传接口将采用eCPRI或其他新型接口,目前尚未确定。(以下关于接口1的内容均为讨论中的内容,有可能会发生变化)eCPRI接口带宽会大幅度压缩10倍以上,采用以太网。时延指标是75us左右,包括AAU_DU,留给传输的时延非常小。中国移动主推的NGFI新型接口,其对RRS与RCC的功能进行重新划分,但目前进展不大。接口2中传mid-haul,CU和DU之间采用分组传送方式带宽与回传相差不大,比回传大10%左右;CU之间会有Xn接口(类似于X2),CU间会有横向流量;DU之间在目前的3GPP标准中还没有考虑直接流量需求和连接需求。接口3/4回传,IP化接口,具体回传带宽会在后面的胶片中详述。(会以6G为高低频的分界线)接口5/6IP化接口,接口5是UP到CP间的信令接口;接口6是CP到其他CP或网络的信令接口。接口xUP与监听系统的接口。CP有多个网元或功能,但不再采用传统固定接口方式(P2P),而是采用服务化架构和总线式设计,用一个标准的服务接口进行交互。接口7与互联网相连UEAAU5G网络RAN侧CU与DU的部署特点CU与DU部署位置,会因不同的网络应用而异,比如低时延的CU、DU同局址部署;MBB业务CU和DU分开部署。 DU和CU可能的位置关系(需要根据实际业务需求而定):CU在汇聚节点,DU在POP点(综合业务接入点)CU在核心节点,DU在POP点C

文档评论(0)

hhx06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