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简述电流对人体伤害.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简述电流对人体伤害.ppt

电击和电伤的区别 生物效应—电流通过人体破坏人体细胞正常工作 使人体产生刺激和兴奋行为—人体活的组织发生变异 肌肉组织—肌肉收缩 电流引起神经细胞激动 –产生兴奋波—传到中枢神经—发出不同指令--各部位强烈反应--重要器官受损 电流通过人体有热作用,电流所经过的血管、神经、心脏、大脑等器官因热量增加而导至功能障碍。 电流通过人体,会使机体各种组织产生蒸气,乃至发生剥离、断裂等严重破坏。 小电流作用于人体—会有什么感觉? 小电流使人致命的原因—作用于心肌 --心室颤动(1000次/分) --血液中止循环—大脑和全身缺氧—生物死亡 热效应——电烧伤、电烙印 化学效应——皮肤金属化、电光眼 机械效应——机械损伤、骨折 电击 电伤 定义:是指电流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产生的电伤。 电烙印是在人体与带电体接触良好的情况下发生的。 电烙印后果现象:皮肤上留有与带电体表面形状相同的肿块印痕,与好皮肤有明显的界限,且受伤皮肤发硬。 电烙印 是指在电流作用下,产生的高温电弧使电弧周围的金属熔化、蒸发并飞溅渗入到皮肤表层所造成的电伤。 皮肤金属化电伤的后果现象:皮肤粗糙、硬化,并呈现一定颜色(铅为灰黄色、紫铜为绿色、黄铜为蓝绿色)。 金属化的皮肤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自行脱落。 皮肤金属化 机械损伤 机械损伤是指电流通过人体时产生的机械电动力效应, 使肌肉发生不由自主的剧烈抽搐性收缩,致使肌腱、皮肤、 血管及神经组织断裂,甚至使关节脱位或骨折。 电光眼是指当发生弧光时,眼睛受到紫外或红外线照射,眼睑皮肤红肿,结膜发炎,严重时角膜透明度受到破坏,瞳孔收缩,一般4-8小时后发作 。 电光眼 二、影响电流对人体伤害程度的因素 1、电流大小: 1)感知电流:有感觉,不伤害。有麻酥、针刺感。 2)摆脱电流:能自由摆脱。有麻酥、针刺感外,主要为疼痛,心律障碍感。 3)致命电流:危及生命的电流,造成“心室纤维性颤动”。 人体有三个主要电流效应阈值: 1)感觉阈值:0.5mA; 2)摆脱阈值:10mA; 3)心室纤维性颤动阈值:50mA。 电击电流伤害阈值GB /T 13870.1-2008 (1)感知电流(感知阈值):在一定概率下,通过人体引起人有任何感觉的最小电流。 对于工频电流有效值,概率为50%时,成年男子平均感知电流约为1.1mA,成年女子约为0.7mA; 对于直流电流,成年男子平均感知电流约为5.2mA,成年女子约为3.5mA; 对于10kHz高频电流,成年男子平均感知电流约为12mA,成年女子约为8mA。 感知电流一般不会对人体构成伤害,但当电流增大时,感觉增强,反应加剧,可能导致坠落等二次事故。 (2)摆脱电流 摆脱电流(摆脱阈值)是在一定概率下,人触电后能自行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 摆脱电流与个体生理特征、电极形状、电极尺寸等因素有关。 对于工频电流有效值,摆脱概率为50%时,成年男子和成年女子的摆脱电流分别约为16mA和10.5mA;摆脱概率为99.5%时,成年男子和成年女子的摆脱电流约为9mA和16mA。 摆脱电流是人体可以忍受但一般尚不致造成不良后果的电流。电流超过摆脱电流以后,人会感到异常痛苦、恐慌和难以忍受;如时间过长,则可能昏迷、窒息,甚至死亡。因此,可以认为摆脱电流是表明有较大危险的界限。 2、持续时间 时间越长危害越大。原因: (1) 人体电阻减小。 通电时间愈长,人体电阻就会因为角质层破坏、出汗或电解等原因降低,导致通过人体的电流更大,危险性也更大。 (2) 能量积累。 电流持续时间愈长,能量积累愈多,心室颤动电流减小,使危险性增加,允许的触电时间越短。 据统计,触电1-5min内急救,90%有良好的效果,10分钟内60%救生率,超过15分钟希望甚微。(有不同的数据) 工频交流电对人体的影响 电流范围mA 通电时间 人体生理反应 0~0.5 连续通电 没有感觉  0.5~5 连续通电 有感觉,手指手腕有刺痛感,可以摆脱电流 5~30 数分钟以内 痉挛,不能摆脱带电体,呼吸困难,血压升高。 30~50 数秒到数分钟 心脏跳动不规则、昏迷、血压升高、强烈痉挛、时间过长即可引起心室颤动。 50~数百 短于心脏搏动周期 受强烈冲击,但未发生心室颤动。 长于心脏搏动周期 昏迷、心室颤动,接触部位留有电流通过的痕迹 超过数百 短于心脏搏动周期 昏迷、心室颤动,接触部位留有电流通过的痕迹 长于心脏搏动周期 心脏停止跳动、昏迷、死亡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可编辑 可编辑 当人体触及带电体,或者带电体与人体之间放电,或者电弧触及人体时,使电流通过人体进入大地或其他导体,形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