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笔落惊风雨 虞美人 蝶恋花 雨霖铃 声声慢试题 苏教版必修4.docVIP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笔落惊风雨 虞美人 蝶恋花 雨霖铃 声声慢试题 苏教版必修4.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笔落惊风雨 虞美人 蝶恋花 雨霖铃 声声慢试题 苏教版必修4

PAGE PAGE 3 词别是一家 虞美人 *蝶恋花 雨霖铃 声声慢 一、课外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① 杜 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②,参差烟树五湖东。 【注】 ①此诗作于诗人任宣州团练判官时。②春秋时范蠡曾辅佐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功成之后,为了避免越王的猜忌,乘扁舟归隐于五湖。 1.本诗尾联用了春秋时范蠡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登阁远眺,由五湖的美景,联想到隐居于此的范蠡,表现出对范蠡的艳羡之情。 B.从范蠡的故事推断,如果杜牧能够建功立业,也会像范蠡一样功成身退,归隐山水。 C.宣州美丽的江南景致并不能带走诗人内心的忧伤,只能徒劳地怀想着范蠡的逍遥。 D.诗歌借范蠡的故事和六朝旧痕,抒写人世变易的感慨,为全诗渲染出浓重的沧桑感。 解析:B “也会像范蠡一样功成身退,归隐山水”理解错误,杜牧慨叹的是没有范蠡的机遇。 2.古人认为杜牧的律诗有豪迈之气,请结合首联,分析此特点。 ? ? ? ? ? ? ? ? ? 解析:注意结合“草连空”“今古同”等诗句从今昔对比,营造出一种浓重的人世变易的沧桑感;时空结合,在无限的时空中体现了怀古的满腔豪情的角度分析。 答案:(1)今昔对比,昔日六朝的文物尽成今日“连空”的荒草,在对比中,营造出一种浓重的人世变易的沧桑感;(2)时空结合,“草连空”与“今古同”相对,将阔大的空间与悠长的时间融为一体,在无限的时空中体现了怀古的满腔豪情。 (二)阅读下面的清诗,完成3~4题。 黑 林① 吴兆骞② 黑林天险削难平,唐将曾传此驻兵。 形胜万年雄北极,勋名异代想东征。 废营秋郁风云气,大碛宵闻剑戟声。 历历山川攻战地,只今旌甲偃边城。 【注】 ①黑林,黑松林,在长白山一带。②吴兆骞(1631-1684),清初诗人,遣戍黑龙江宁古塔二十三年,诗作慷慨悲凉。 3.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起句看似突兀,实则气势雄浑。“削难平”三字以比喻手法写出此处地势险要,堪称天险,也为下句蓄势铺垫。 B.黑林险峻,而“唐将”却可驻兵于此,则唐将英武可想而知。此句追怀古人,点出此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英雄建勋之场。 C.颔联紧承首联,角度不同,“形胜”言其地理形势优越,“万年”言其历史之久,“雄北极”言其雄峙于北方边境。 D.尾联写当年于此山川松林处攻战厮杀历历在目,而如今这却只剩偃旗息鼓的寂寂边城,此联以景语收束,含蓄深沉。 解析:A “比喻手法”错,应为夸张。 4.颈联被誉为“笔致深折,曲有其妙”,意思是笔术神巧、意蕴精妙,请简要赏析神巧、精妙之处。 ? ? ? ? 解析:应从技巧与内容的关系角度来整合答案,因此解答此题不仅要从颈联本身寻找答案,还要从颈联所表达意义与其他三联的关系来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 答案:①视听结合。视觉上“秋日风云”之色,听觉上“剑戟交接”之声,写出塞外边关的雄壮苍凉。②虚实结合。实写如今废弃军营、旧垒残存,虚写沙场当年之鏖战至今似可听闻。③寓情于景。作者融内心的悲愁与感慨于眼前的景物之中,“废营”可见其痛心,“秋郁”足显其郁结,“大碛”“剑戟”可表其钦慕,雄放笔调有复杂情绪。④对比反衬。以“废营秋郁”与颔联“形胜万年”形成了鲜明对比,反衬出如今的萧瑟凄凉。 二、语言运用 5.仿照下面示例,另选话题仿写。要求合乎事理并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示例:生活如海,宽容作舟,泛舟于海,方知海之宽阔。 ? ? ? 解析:这是一道考查仿写能力的题目。答题时先要仔细阅读示例,分析示例所用的修辞方法和句式特点,然后按照题目要求仿写。此题中,示例的头两句用的是比喻手法,喻词依次为“如”和“作”;后两句按照前面的比喻以“……(二字动宾短语)于……(一字名词),方知……(上文的一字名词)之……(二字形容词)”的句式写出。仿写答案应该照此格式。 答案:人生如山,信念为杖,举杖于山,方知山的坚定。 6.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 问题。 腐败问题已经对党、对国家和社会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反腐败要靠法治,十八大以后反腐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可见,近阶段反腐工作可以不作为国家工作的重点去抓,反腐要依靠法制,政府各级官员要自律,不需要进行道德品质修养方面的教化。腐败问题对国家和社会构成的潜在的威胁已经解除。 ①近阶段反腐工作仍然作为国家工作的重点去抓。 ②  。 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