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写作同步序列导学案 第四讲 学习写得新颖 苏教版必修5.docVIP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写作同步序列导学案 第四讲 学习写得新颖 苏教版必修5.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写作同步序列导学案 第四讲 学习写得新颖 苏教版必修5

PAGE PAGE 6 第四讲 学习写得新颖 1.掌握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的一些作文创新的技巧。 2.阅读“范文鉴赏”,体会富有时代感、构思个性化的写作特点,从中感受作文创新的魅力。 3.在“实战演练”中选择一题,从新颖的角度入手,写一篇创新作文。 高考写作中要求“有创新”。“有创新”是就文章总体而言的,它既是对文章的要求,更是对创新精神的一种倡导。“有创新”,具体包括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 色彩。 一、见解新颖 1.变换角度,发散思维 对同一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会得出不同的结果,会有不同的见解。如以“愚公移山”为话题,除了批评智叟的愚,赞美愚公的恒心外,还可以从以下角度思考:①愚公从这个地方搬走;②愚公和他人合作,共同搬山;③愚公先做生意赚钱,等有钱后再雇人搬山。这种变换角度的思维方法会令人耳目一新。 2.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就是从相反的角度进行思维,也就是对人们司空见惯已形成定论的观点,从相反的角度思考,打破认识常规,得出全新的见解。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话题,从正面讲,这种认真、刻苦的精神和方法固然是好的。但从反面讲,这种费时的读书方法,确无可取之处。如果确实难以读懂,就要通过问别人、查资料(包括上网查询)等多种渠道学习,以提高学习效率。逆向思维法,在人们已有的普遍认识上通过逆向思维产生新的认识,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引申拓展 引申拓展,即在原来的思想、观点的基础上,向前引申一步。有两种方式:一是更深入地想,纵向发展;一是扩展地想,横向发展。这样就可能提出别人未曾提出过的观点。如台湾著名作家柏杨先生有一篇文章,题为“讲真话不是美德”,乍看起来让人怀疑是不是写错或印错了。读罢全文才恍然大悟,原来作者认为:讲真话不是一个人的美德,讲真话是一个基本的做人态度;一旦讲真话成为美德的时候,这个社会就会扭曲。作者见解新颖,文章立意深刻,发人深省。由此可知,只要认真思考,深入理解,拓展思维,就完全有可能获得新颖的见解。 二、材料新鲜 1.选择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材料 如江苏考生《青春从40岁开始》:“上楼的时候,我听见老妈在唱歌,而且是一首我会唱的歌,我跟着唱了起来,妈妈很惊讶,问我怎么也会唱,我笑道:‘这不是应该我问你的话吗?’”作者选取家庭琐事,叙写平实人生,情趣盎然,意味无穷。 2.选择富有时代特色的材料 河南一考生《创新+合作=成功》文中所选店商、京东、习总书记讲话等材料富有时代气息,极具时代特色,体现了“文章合为时而著”的精神,让人感到耳目一新,亲切自然。 3.对“旧材料”加工创造 对于人家已经用过的材料,只要我们对它加以适当的加工改造,还是可以达到借人之物抒己之情的目的的。如《“以德治国”不容忽视》片段: 走入历史的长河,纵观历朝历代的兴衰功过,“以德治国”带来的实惠在史册上清晰可见,违背它所酿成的恶果也比比皆是。你看汉朝刘邦的“休养生息”政策以及之后的“文景之治”,不都渗透着“以德治国”的思想吗?这些政策不都使汉初经济恢复,政治清明,到武帝时出现了大一统的繁荣局面吗?唐太宗李世民,提出“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观点,他的仁政措施,不也使唐王朝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可喜局面吗?而秦王朝,冒天下之大不韪,于民无德残暴成性,其结果不是命短得很吗?所以,我们一定要以史为鉴,切勿忽视“以德治国”的重要性。 刘邦、李世民、嬴政等的施政史实,不知有多少人在写作中已用过,这里作者对它加以适当的加工改造,达到了借人之物写己之旨的目的。 三、构思新巧 1.注重细节,生动描摹 成长中,我们或多或少积累了有关人、事、物、情、理的经验,单就其中某一细节进行生动描写,就可以成为一篇好文章。如高考话题“心灵的抉择”,有位考生就回忆起高考前一天所见到的材料,并快速进入话题氛围,展开激情迸发的描写,表达了这样一个主题——在生死的抉择面前,舍生忘死、舍己救人是人类共同的美德: 那个13岁的女孩,看到自己9岁的同伴在深水中挣扎时,竟忘记了自己不会游泳,毅然而又急切地跳进仍有些冰凉的水中,用自己软弱无力的双臂,硬是将自己的同伴推上岸。那一刻,她将自己的生命力量全部传递给了落水的同伴,自己却力竭而亡。慢慢地,慢慢地,她带着纯真而满足的微笑沉入幽暗的水底…… 2.联系生活,再现生活 世界上万事万物本来就有这样那样的联系,但不经过思考就不易发现。很多学生,文思闭塞的主要原因是:把所写的事物孤立起来,看不到与其他事物的联系。学生如果善于运用联想,发现了这种联系,则思路自然宽阔。浙江高考优秀作文《石碑上的历史》,就将思维的触角探到当今现实生活。文章采用古今对比“双轨式”结构,以古代县官和当今村民黄四娘的选择来扣题,分合恰当,起结新颖,立意深远。在“以情代理”根基深厚的中国农村里,一个村妇说出“你得照电视上说的做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