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治.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件: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治.ppt

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 临床上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就相对常见, Fielding和Hawkins 在19 7 7 年将旋转暴力引起的这类寰枢关节损伤称之为旋转固定。将之分为四型, I 型: 为单纯旋转固定, 无寰椎前移位, 寰齿前间距在3 mm 以内, 寰椎横韧带完整, 此种类型多见; Ⅱ型: 有寰椎前移位的旋转固定, 寰齿前间距达到3 一5mm , 提示寰椎横韧带有部分损伤, 此种类型亦较多见; Ⅲ型: 寰椎前移位( 寰齿前间距) 超过5mm的旋转固定, 表明寰椎横韧带及其他辅助韧带有断裂; Ⅳ型: 为寰枢关节后移位,见于齿状突损伤或者类风湿关节炎侵蚀齿状突等, 此型罕见。 此后Levine又补充了V 型, 即寰枢关节完全旋转脱。 鉴别诊断 齿状突骨折—— 外伤史、X线或CT下可见骨折 寰椎弓骨折—— 外伤史、X线或CT下可见骨折 落枕——无 外伤史、晨起疼痛、颈项部限于某一方向的运动受限 梅尼埃综合征 ——为内耳膜迷路积水,表现为发作性眩晕,波动性听力减退及耳鸣。其特点是耳鸣加重后眩晕发作,眩晕发作后耳鸣逐渐减轻或消失。耳鼻喉科可协助诊断。 鉴别诊断 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短暂剧烈疼痛,而不伴三叉神经功能破坏的表现称三叉神经痛。为骤然发作的剧烈疼痛,发作时患者常紧按或擦病侧面部可减轻疼痛,严重者可伴有同侧面部肌肉的反射性抽搐,在三叉神经的皮下走形穿出骨孔处,常有压痛点。 脑桥、小脑角病变——表现为眩晕及一侧听力进行性减退,行走不稳。CT或MRI检查可见病侧脑桥、小脑角处占位性病变,X线摄片可显示病侧听道扩大,张口位寰枢椎无错位。 鉴别诊断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上又称短暂性脑缺血血管病,多见于中年以上患者,发作时2分钟即出现症状,但多在15分钟内恢复,无后遗症。表现为对侧肢体或面部肌肉无力、瘫痪、麻刺感,或感觉消失,构音障碍;或突然眩晕,或口周麻刺感,双侧肢体感觉异常,或出现共济失调。 局限性脑梗塞 ——即脑卒中(俗称“中风”),多为中年以上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或高血脂患者,表现为一侧性头痛,眩晕、呕吐,对侧身体感觉异常,偏瘫,语言不清等症状。CT、MRI检查可协助诊断。 治疗方法 推拿治疗 【治疗原则】 舒筋通络,解痉止痛,整复错位。 【取穴与部位】 风府、风池、颈华佗夹脊、阿是穴及颈项部、后枕部 【主要手法】 松解手法、复位手法、调理手法 手法禁忌症 颈椎发生骨折、脱位者; 伴寰椎枕骨化、寰椎后弓缺如、齿状突发育畸形者; 颈椎发生融合椎、椎旁骨桥及严重骨质疏松者; 颈椎有外科手术史者; 颈椎或颈部有严重创伤史者等; 有脑血栓病史者,慎用或不用颈部旋转手法,以防止脑卒中的出现; 颈脊髓变性及粘连性蛛网膜炎。 手法注意事项 手法治疗力求轻巧、稳重、柔和、准确。 注意患者的脉搏、血压,如脉搏无力,血压过低,手法应停止。 注意患者的呼吸、体温,如呼吸急促,体温大于38℃,手法即刻停止。 松解手法 该手法可以松解椎体周围软组织,减少骨关节纠偏复正手法的阻力,避免并发症,提高疗效。 周学龙采用松筋法:嘱患者端坐,医者一手按压在患者头顶,另一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作后枕部揉拿,反复6~8次,再作“风池”穴位的点按,为正骨手法作准备。该手法将局部肌肉的松解与经穴点按相结合,可达到有效松解。 李建文用指压动态平衡手法:用拇指指腹按压住患处,嘱患者主动进行头颈活动,松解效果明显。 胡岚用循经点按法:用轻柔的捻?法、一指禅推法施术于患侧颈项及肩部,再提拿颈项及肩部,有良好松解作用。 复位手法 又称整复手法,是寰枢关节半脱位手法治疗的核心,按患者体位可分坐、卧两类。 周红海等采用旋转复位手法整复寰枢椎:以C1横突偏右为例,患者取矮坐位,颈部前屈35 °、左偏30 °、右侧旋转40 °,医者站于患者背后,左手拇指触到偏移横突固定之,余四指置于患者右侧头颞部,右手扶持左面部,在右手向右上方旋转的瞬间,左手拇指将横突轻压向患者前左侧,常听到“咯”的一声,拇指下有轻度移动感,触之平复或改善,手法完毕。治疗203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8.7%。该手法在侧屈低头的情况下,利用寰枢椎的再失稳,推顶和旋转结合,轻巧地将寰枢椎错位整复,不会伤及脊髓,将手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兼顾。 复位手法 潘东华等将寰枢椎半脱位分为侧偏型、前倾型和混合型,运用寰枢端转法治疗215例,临床治愈率88.4% 。侧偏型:术者左肘放于患者下颔部,右手拇、食二指分别置于寰枢两侧(相当于风池穴),双手同时用力向上轻提,行欲合先离手法旋转,反复3~5次,使寰枢关节复位,双侧平衡即可;前倾型:术式同上,但重点在用拇指按压第二颈椎的棘突,反复2~3次;混合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