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QC小组的课题 插入角钢坡度的控制 500千伏纳安Ⅲ回一标段项目部QC小组 QC小组概况 小组名称:纳安Ⅲ回一标段QC小组 组 长:严 亮 活动频率:每月二次 小组类型:现场型 小组成员:6人 成立日期:2004年10月10日 活动时间 : 2004年11月2日至2004年12月31日 注册日期 :2004年12月20日 注册号:2004-11 课题名称:插入角钢坡度的控制 小组成员 一、选题理由 随着输电线路的工程的发展,插入式角钢基础越来越成为输电线路基础型式的主流,插入式角钢基础是直接将主角钢浇于基础内,其坡度与铁塔主材坡度一致(如图1)。由于设计上插入式角钢是悬空的, 在基础施工前,按各种基础的埋深,采用∠75的小角钢将其加长至基础坑底,再在小角钢底部焊一只M20×120的螺栓以便调节插入角的高差。顶部用∠45的角钢支撑固定,并用花兰螺丝进行调节。按《验收规范》要求,插入角钢坡度的合格级为≤1.0%,优良级为在施工过程中≤0.8%。在基础浇制过程中,插入角钢的坡度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且坡度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铁塔组立施工。 二、现状调查 我们对以往工程中插入式角钢坡度误差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大部分插入角钢的坡度均未能达到优良级(≤0.8%)标准,还有个别未达到合格级(≤1.0%)标准。具体调查结果详见调查表: 现 状 调 查 表 结论 三、目标确定 1、必要性: 在基础浇制的过程中,必须控制好插入角钢的坡度,考虑周全,做到准确无误。 2、可行性: 本QC小组成员都是在送电项目部工作多年的技术骨干,具有较强的攻关能力和开展活动的经验。经过500kV柳贺罗线、500kV纳安Ⅰ回π接线路的实践,根据总结的经验,通过技术攻关,能够满足插入角钢坡度的误差≤0.8%(优良级)。 四、原因分析 根据现状调查的结果,我们从人、机、料、法、环各方面分析了影响插入角钢坡度的因素,对插入角钢坡度误差0.8%进行了原因分析,并运用因果图法归纳如下: 五、要因确认 结论 经过确认,主要原因是: 六、制定对策 插入角钢坡度误差>0.8%的对策措施表 七、对策实施 方法:用长2米的∠75角钢一端每隔100mm打一φ18的孔,打4-5个(或用φ45钢管一端打扁并打孔),另一端焊上1T的花兰螺丝(或双钩),将该角钢(或钢管)打孔一端与主角钢以螺栓连接,另一端固定于横线路(顺线路)方向地面上。支撑插入角钢。 完成日期:2004年10月25日。 八、效果检查 1、插入角钢坡度误差≤0.8%是基础验评优良级的必要条件。 2、当一基基础(P86#)浇制完成后,我QC小组成员发现插入角钢坡度误差并不是都优良级(≤0.8%)。其中D腿的误差为0.85%。 第一次PDCA循环之后,经过反复查找原因,我们发现,插入角钢在基础浇制过程中,因振捣、下料等原因,可能有少量的变动。由此得出结论:在整个浇制过程中,必须随时检查插入角钢的坡度,若有变化,随即调正。随之得出其末端因素是插入角钢在浇制过程中有变动。确定了末端因素后,本小组又进行第二次PDCA循环。 末 端 因 素 确 认 表 总结 九、活动效益评估 通过本次QC活动,提高了插入角钢基础的质量,插入角钢坡度误差达到了优良级(≤0.8%)的目标值。 十、巩固措施及标准化工作 1、对全部纳安Ⅲ回一标段QC小组成员进行工艺和技能的培训,使每人都能达到熟练操作的程度。 十一、遗留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我们QC小组通过本次的活动,取得了不少宝贵的经验,虽然插入角钢坡度误差已经达到小于或等于0.8%的目标值,但是插入角钢的扭转问题还不是太理想。此问题留在下一次QC活动中继续改进。 谢谢大家! * 经过对五基20个基础腿的调查,仅有一个基础腿的插入角钢的坡度<0.8%(优良级)。因而得到结论:插入角钢坡度误差≤0.8%非常困难。 本次目标的确定:插入角钢坡度误差达到优良级(≤0.8%)标准。 插入角 钢坡度 误差 >0.8% 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 料 人 焊接加长小角钢误差 主角钢悬空 砼水灰比偏大 主角钢不规范 缺少经验 配合不好 制度不健全 法 环境 机 坡度测量方法不当 风 坑底地质条件差 振动棒击打角钢 为主因 1、设备悬空; 2、焊接加长小角钢误差; 3、坡度测量方法不当。 实施一 方法:插入角钢到达项目部材料站之后,QC小组研究决定在材料站进行焊接, QC小组成员罗朝恩、谢正锋到材料站进行现场焊接控制。 完成日期: 2004年12月10日完成。 实施二 制作方法:①在水平尺的截面两端钻两个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发那科机器人DCS双重安全性检查功能说明书FANUC.pdf VIP
- 2024仁爱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 12 Lesson 1 Better Together每课时教学设计汇编(含8个教学设计).pdf VIP
- 泪液排出系统疾病的护理.pptx VIP
- 健康顾问:养生保健典藏本.pdf VIP
-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 测试卷(含答案).pdf VIP
- T_SCJA 9-2021_非道路车辆类型.pdf VIP
- iec61850icd模型文件属性详解.pdf VIP
- 05-03-光纤陀螺方案和技术 光纤传感原理课件.pdf VIP
- 2025江苏中职职教高考(烹饪类)讲义知识考点复习资料.pdf VIP
- 初中班会课件《突围—目标成就未来》.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