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红事迹报告材料第一稿-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DOCVIP

李瑞红事迹报告材料第一稿-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爱为灯愿作生命健康的守护人李瑞红优秀医务工作者事迹报告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脑病科的普通大夫李瑞红今天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和大家分享那些发生在我们临床一线的工作故事我汇报的题目是以爱为灯愿作生命健康的守护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守护有人追求亲情守护着自己的家人有人追求成就守护的是自己的事业有人追求名望守护的是自己名誉而我追求的则是医学理想守护的是他人的生命健康年我报考了河南省中医学院从进入大学校门的那一时刻起救死扶伤就成为了我人生中

PAGE 5 - 以爱为灯,愿作生命健康的守护人 ——李瑞红优秀医务工作者事迹报告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脑病科的普通大夫李瑞红,今天,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和大家分享那些发生在我们临床一线的工作故事,我汇报的题目是《以爱为灯,愿作生命健康的守护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守护,有人追求亲情,守护着自己的家人;有人追求成就,守护的是自己的事业;有人追求名望,守护的是自己名誉。而我,追求的则是医学理想,守护的是他人的生命健康。 1995年,我报考了河南省中医学院,从进入大学校门的那一时刻起,救死扶伤就成为了我人生中最大的追求。2000年,我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参加临床医疗工作,工作是我生活的一条主线,病人是我工作的全部,这一干就是十几年。有时候想想这十几年过的真快呀,感觉还没干过惊天动地的事呢,一晃眼就过完了。十几年的时间里,自己净围着病人转了,每天上门诊,下病房,值班、会诊,就和同学们每天“寝室—教室—食堂”的三点一线生活一样,再平凡不过了。 可是生活的平凡,并不代表工作的平凡。医务工作是要和死神打交道的,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救死扶伤的工作宗旨,让我意识到自己决定从医的那一刻起,就必须要鞠躬一生,不求闻达,但求利人。 在十几年的工作经历中,病人就是我工作的全部,病人的需求就是我的第一目标,每天用爱心、热心、耐心、精心、细心照顾每一个病人。虽然很累,而每当看见我的病人在我治疗下得到康复,并报以我感激的微笑,那一刻我就瞬间觉得自己特别“牛”,心里特别满足,能一连高兴好几天。 我记得上学时,我的老师曾给我们讲过一个典故:古代老中医送“出师”弟子一把雨伞和一个灯笼,这是在告诫弟子们无论天气多么恶劣、路途多么遥远,只要有病人,我们就要去应诊。 后来在具体工作中,我也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恪守“救死扶伤”的行医宗旨,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只要病人需要,我便第一时间冲过去,把病人的安危放在首位。 记得有一次,那是2014年初的一个深夜,接到急诊科的会诊电话,患者是一个76岁的女性,因突发头晕、视物旋转、站立行走不稳入院,急查颅脑DWI回示新鲜梗塞灶,当时急诊为患者行卧床休息,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调整血压;维持呼吸道功能,防治褥疮及呼吸道感染,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抽搐,及时处理病人的抑郁或焦虑障碍;进行心电监护(3天),预防致死性心律失常和猝死,调控血压、血糖;抗凝、脑保护、降颅压治疗,防止血栓扩展和新血栓形成。由于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患者病情暂时得以控制,但是仅仅2天,患者病情再度加重,头痛烦躁,恶心呕吐,由于患者梗塞面积过大,进入脑水肿高峰期,紧急监测颅内压,果断给予甘露醇、速尿,降低颅内压防治脑水肿,经过2周的精心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同时,遵循个体化原则,制定短期与长期治疗计划,分阶段、因地制宜选择治疗方法,进行针对性体能与技能训练,建议患者进一步进行康复锻炼。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已将自己与患者的安危融为了一体,凭着这种坚韧的毅力坚持整个疗程,患者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自行步行出院。但是,由于该患者颅内血管狭窄,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年余,2个月后的某凌晨1点左右,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我惊醒,电话另一端传来患者家属紧张的声音,原来,患者上卫生间时再次出现头晕,站立行走不稳,同时伴有言语吞咽困难,考虑到患者既往病情及突发症状,建议患者急诊入院,放下电话后,我立马穿好衣服对家人说“我要出一个急诊”,当时外边寒风凛冽,我自己又发着高烧,身体十分疲惫,家人也不放心我,劝我别去了,先让值班医生照顾一下,等天亮了再一早赶去。可我心想,电话的那一头我的病人正面临着生命危险,感冒发烧挺一挺、吃点抗生素就过去了,但若是病人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那将会让一个家庭陷入悲痛。于是,我毫不迟疑地拿起衣服下了楼。冒着我在凛冽的寒风中立刻赶往医院。深夜的郑州,马路上除了依稀闪烁的路灯,一个人影也看不见,说来奇怪,当时心中也不觉得害怕,想的只是医院和病人。马路上依旧车水马龙,路边的霓虹灯带有灵性的不断闪动,人们厚厚的衣着和不断呼吸出来的热气预示着冬季还在继续,春天还没有到来,我无暇欣赏郑州的夜景,更无暇顾及当时自己正在发着高烧,虽然自己已经十分劳累,但是和患者的痛苦相比,自己的这点小病还能算得了什么啊!到达医院后,我立刻为病人开好急查项目,给病人按排好病床,病人一进医院直接去急查颅脑DWI回示新鲜梗塞灶。患者家属焦虑万分,眼含泪水拉着我,哽咽地央求救救病人,在安慰了病人家属之后,我冷静思考患者病情,再次对患者进行脑梗塞急性期的对症治疗,待一切安排就绪,天已蒙蒙亮,自己用凉水洗把脸,拖着疲惫的身躯,继续坚持进入第二天的工作中…… 说实话,咱们当大夫的特别容易满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