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列宁灌输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摘要:本文认为,列宁灌输理论对目前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
展具有以下启示:(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灌输理论(二)坚持
灌输方式的时代性和多样性(三)灌输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列宁灌输理论;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列宁将灌输理论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颂域,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奠定
了理论基础。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时代,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
国家,必须注重社会主义意识的灌输,注重人才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
有力抵制各种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
一、列宁灌输理论
列宁是最早将“灌输”理论引入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他在《怎么办》
一书中,通过对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的机会主义思潮的派别一一经济派的
系统批判,提出的“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工人本来
也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等著名观点,
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提列宁所阐述的只有对工人运动
灌输科学社会主义意识才能产生觉悟的原理,为坚持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列宁所讲的“灌输”,就是正面教育,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向工人
进行宣传教育。列宁的灌输理论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针对工人群众提出 的,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灌输理论并没有过时,灌输理论不仅对工人群
众有用,对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用,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
重要作用。
二、列宁灌输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灌输”理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灌输对象出现多
样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在坚持“灌输”原则,继承“灌输”传统的同
时,丰富灌输内容,创新灌输方式,探索灌输的新途径,提高灌输主体的
综合素质,最大程度的发挥灌输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灌输”
列宁提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强调思想斗争
的重要性。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在总结革命斗争经验,进行艰苦的科学
研宄的基础上产生的,“工人木来也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
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只有坚持灌输,才能将社会主义意识广泛传播,
提高工人的社会主义觉悟性。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大学生是祖国的未
来、民族的希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关系着社会主义屮国的命?\。
因此,大学生成为进行社会主义意识灌输的重要对象。
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接班人,就必须坚持对大学生进行正
血教育,进行灌输,灌输虽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但如果没有强制性灌输,
就不能很好地弘扬主流意识形态,就会使思想政治教育出现“边缘化”、“中
性化”的倾向。在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互联网遍及全球,西方资产阶
级思想流入中国,一方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大学生思 想西化的可能性。随着西方文明思想的流入,腐朽的思想随之而来,如果 不加以抵制,就会腐蚀大学生的思想,造成不可挽回的恶果。因此,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意识的灌输,坚定大学生的实证主义意识
和共产主义信念。
(二)坚持“灌输”方法的时代性与多样性
列宁将灌输理论运用子思想政治教育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在全球化
迅速蔓延的今天,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对灌输理论的坚持和
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理论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在95后登上大学生舞台后,
灌输者更应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探索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方式,
使灌输方式具有时代性和多样性。
第一,潜移默化式。显性的、直接的灌输方法是我们国家灌输教育的
传统和优势。但自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各种思想传入中国,95后的大学生
思想活跃,善于接收新鲜事物,容易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使得隐形灌输
的作用日益h显,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将显性灌输与隐形灌输相结合,将思
想政治教育寓于学科教学、校园文化、校园管理、课处活动之中,大力倡
导环境灌输、渗透式灌输、活动灌输,让思想政治教育无处不在。
第二,论证说理式。教育者开展说服教育,首先要和学生建立亲和的
师生关系,在沟通时,要注意自己的语气和语调,切忌高高在上,咄咄逼
人;对学生身上所具备的优点要及时发现并加以赞赏和表扬,让学生感受
到对他的肯定;在进行引导时,要能够提出开放性的、使学生没有负担的
问题,让学生能够大胆的进行思索和回答。学生只有从心里上认可教育者,
才能认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教育者进行说服教育才更有力度,教育效
果才能事半功倍。
第三,实践参与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将思想政治教育与
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不断提高
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在进行实践参与式的灌输教
育时,要注意方式的选择,要根据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具体的教育目的、
教育内容来确定,例如,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