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2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的防治及处理方案
1、编制说明
根据金色嘉园Ⅱ标段现场实测结果及已完成的混凝土外观质量检查要求,对本工程存在的外观质量缺陷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制定防治及处理方案
2、模板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整改措施
2.1梁模板:
1)通病现象: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挠、梁侧模炸模、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间、拆除困难。
2)防治措施:
① 支模时应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则,梁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
② 梁侧模必须有压脚板、斜撑、拉线直后将梁侧钉固。梁底模板按规定起拱。
③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应充分用水浇透。
2. 2柱模板:
1)通病现象:
炸模、断面尺寸鼓出、漏浆、混凝土不密实,或蜂窝麻面、偏斜、柱身中间柱模偏位。
2)防治措施:
①根据规定的柱箍间距要求加固。
②成排柱模支模时,应先立两端柱模,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长线,再立中间柱模。
③四周斜撑要牢固。
2. 3板模板:
1)通病现象:
板中部下挠,板底混凝土面不平。
2)防治措施:
①楼板模板厚度要一致,搁栅木料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搁栅面要平整。所有搁栅均刨至统一尺寸。
②支顶要符合规定的保证项目要求。
③模板按规定起拱。
3、混凝土结构质量缺陷处理措施
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规定:现浇混凝土结构拆模后,应由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对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进行检查,并应及时按施工技术方案对缺陷进行处理。为在施工中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针对施工中容易出现的混凝土缺陷情况,施工前由技术负责人组织专业施工班组做混凝土施工中技术控制和质量要求、容易出现缺陷防治的专项技术交底,质量检查部门应严格落实,逐项检查。在各项措施到位后仍可能发生缺陷情况时,应及时采取修补措施。具体混凝土外观缺陷防治措施如下:
3.1混凝土裂缝:
1)现象: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主要是干缩裂缝,多出现在混凝土养护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或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一周左右。水泥浆中水分的蒸发会产生干缩,且这种收缩是不可逆的。干缩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程度不同而导致变形不同的结果。
2)主要预防措施:
① 选用收缩量较小的水泥,一般采用中低热水泥和粉煤灰水泥,降低水泥的用量。
② 混凝土的干缩受水灰比的影响较大,水灰比越大,干缩越大,因此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尽量控制好水灰比的选用,同时掺加合适的减水剂。
③ 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和施工中的配合比,混凝土的用水量绝对不能大于配合比设计所确定的用水量。
④ 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并适当延长混凝土的养护时间。
3)缺陷处理措施:
① 嵌缝封堵法——一般用来修补较宽的裂缝(>0.3mm),沿裂缝凿V型槽,在槽中嵌填聚合物水泥砂浆,以达到封闭裂缝的目的。
② 灌浆封堵法——从细微裂缝到大裂缝均可适用,处理效果好。
3.2混凝土麻面:
1)现象:混凝土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和石子外露。
2)原因分析:
①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损。
②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粘结模板。
③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灌注混凝土时缝隙漏浆。
④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混凝土中的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
3)预防措施:
模板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木模板灌注混凝土前,用清水充分湿润,清洗干净,不留积水,使模板缝隙拼接严密,如有缝隙,填严,防止漏浆。混凝土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捣,每层混凝土均匀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
4)缺陷处理方法:
麻面主要影响混凝土外观,对于面积较大的部位修补,即将麻面部位用清水刷洗,充分湿润后用水泥浆或1:2水泥砂浆抹刷。
3.3蜂窝:
1)现象;
混凝土局部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
2)原因分析:
① 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石、水泥材料计量错误,或加水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② 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没有拌合均匀,混凝土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③ 未按操作规程灌注混凝土,下料不当,使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造成混凝土离析。
④ 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灌注,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未振捣又下料。
⑤模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支设不牢固,振捣混凝土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
3)预防措施:
混凝土配料时严格控制配合比,经常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得超过2m。如超过,要采取串筒、溜槽等措施下料。混凝土的振捣分层捣固。振捣器至模板的距离不大于振捣器有效作用半径的1/2。为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结合良好,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cm。混凝土振捣时,必须掌握好每点的振捣时间。合适的振捣现象为:混凝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一级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土建、安装)》学霸笔记.pdf VIP
- 江苏省2024年中职职教高考文化统考财会专业综合理论试卷.pdf VIP
- 江苏省职教高考财会专业综合理论调研考试试卷.docx VIP
- 河南省职业教育条例解读课件.pptx VIP
- 2024年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师《水运结构与地基》考前必刷必练题库500题(含真题、必会题).docx VIP
- 二千年间 胡绳新格式.pdf VIP
- 瓷砖空鼓注浆施工合同.docx VIP
- 阅读理解之研究报告类-2025年新高考最新英语模拟试题优选分类汇编(解析版).docx VIP
- 儿科护理新进展与跨学科教育模式探索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指南.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