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9.4《戊戌政变》ppt课件.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9.4《戊戌政变》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导火线: 谭嗣同持皇帝密谕,夜访袁世凯 光绪帝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 过 程: 慈禧太后“临朝听政”,囚禁光绪于瀛台 镇压维新派人士,处决“戊戌六君子” 二、百日维新的失败 废除变法,除京师大学堂外,全被取消 结 果: 百日维新宣告失败 慈禧太后废除新法 慈禧太后宣布“临朝听政”,取消新政 囚禁光绪帝 戊戌六君子 谭嗣同 林旭 刘光第 康广仁 杨锐 杨深秀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 三.变法失败的原因与变法的历史意义 1.失败原因: 根本原因: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过于弱小,而封建势力过于强大。 客观原因: 1)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阻扰破坏 2)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中国成为列强瓜分对象,国际环境不利 主观原因: 资产阶级维新派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对封建势力和列强寄予幻想);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2.教训: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改良主义的道路是走不通的,中国近代化的路程是漫长而又坎坷的。 3.意义 从背景看: 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在民族危机加剧之时,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首要目标 从内容看: 政治上试图建立君主立宪制,经济上提倡兴办近代工业,发展资本主义 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 从历史功绩看: 抨击封建思想文化,提倡新学,为思想启蒙开辟道路、促进了国人的觉醒 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总之,这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也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还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性质) 爱国性 进步性 启蒙性 最突出的历史功绩 维新时期的遗产: ①具备新意识的近代知识分子在维新时期形成了 ②宣传和变法起到了开阔眼界、解放思想的作用 ③近代文化和教育事业获得较快发展 ④出版印刷事业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人们的认知空间空前扩大 ⑤摒弃陈规陋俗,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引领时代新风 ⑥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思想和民放意识,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 【合作探究】: 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与中国戊戌变法失败原因对比表。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成败原因比较 项目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社会背景 领导力量 具体措施 国际环境 资本主义发展的水平高于 中国;封建统治相对薄弱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封建统治势力强大。 倒幕派实力强大,得到人民拥护,掌握了政权 维新派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不敢发动群众,力量小。 大刀阔斧,行之有效 变法法令大多成为一纸空文,各地阳奉阴违。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列强侵略亚洲其它国家。 帝国主义时期;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高潮。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道路走不通,中国近代化道路具有曲折性 探讨:一场成功的政治改革应具备哪些因素? 提示: 掌实权; 顺潮流; 得民心; 别心急; 少树敌; 切实际; 策略对; 重落实…… 甲午战后 民族危机统治危机加深 资身软弱 封势强大 发生 发展 高潮 结局 公车上书揭开序幕 报刊、学会、学堂 百日维新实行变法 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思想产生 课 堂 小 结 维新变法 1、19世纪中后期,俄国、日本、中国三国都进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这些改革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各国的近代化进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指出,在当时三国走向近代化的主要障碍分别是什么? 俄国:沙皇专制统治和农奴制度。 日本:幕府专制统治和民族危机。 中国: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和民族危亡。 (2)三国的君主都参与了改革,分别指出他们在改革中的作用。 俄国:沙皇直接发动、领导了改革(领导)。 日本:天皇一直支持改革(支持)。 中国:前期光绪皇帝支持改革,后期慈禧太后破坏了改革(阻碍)。 (3)三个国家的改革对这三个国家的君主统治,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俄国:巩固和加强了沙皇专制统治。 日本:由君主专制政体演变为君主立宪制。 中国:加深了君主专制统治的危机。 2、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近代的历史,具有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国家近代化两个方面的内容,而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我国迈出了国家近代化的第一步。”请回答: (1)简要说明当时我国“近代化”在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表现。 ①经济: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一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近代工业出现。 ②军事:19世纪80年代,北洋、南洋、福建三支近代海军逐步建成;甲午中日战争后,新式陆军逐渐建立。 ③文化:西学的传播;新式学堂、译书局、报馆的创办;留学教育开始。 (2)这一时期中国近代化的结局如何?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结局:①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先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