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三 文言文阅读;感知高考
一、(2017北京,9—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23分)
秦废封建
秦初并天下,丞相绾等言:“燕、齐、荆地远,不置王无以镇之,请立诸子。”始皇下其议,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天子不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苏子曰:圣人不能为时,亦不失时。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三代之兴,诸侯无罪不可夺削,因而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谓不能为时者也。周衰,诸侯相并,齐、晋、秦、楚皆千馀里,其势足以建侯树屏。至于七国皆称王,行天子之事,然终不封诸侯。久矣,世之畏诸侯之祸也,非独李斯、始皇知之。
始皇既并天下,分郡邑,置守宰,理固当然,如冬裘夏葛,时之所宜,非人之私智独见也,所谓不失时者,而学士大夫多非之。汉高帝欲立六国后,张子房以为不可,李斯之论与子房无异。高帝闻子房之言,知诸侯之不可复,明矣。然卒王韩信、彭越、英布、卢绾,岂独高帝所为,子房亦与;焉。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昔之论封建者甚众,宗元之论出,而诸子之论废矣,虽圣人复起,不能易也。故吾取其说而附益之,曰:凡有血气必争,争必以利,利莫大于封建。封建者,争之端而乱之始也。自书契[注]以来,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父子兄弟相贼杀,有不出于袭封而争位者乎?自三代圣人以礼乐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终不能已篡弑之祸。至汉以来,君臣父子相贼虐者,皆诸侯王子孙,其馀卿大夫不世袭者,盖未尝有也。近世无复封建,则此祸几绝。仁人君子,忍复开之欤?故吾以为李斯、始皇之言,柳宗元之论,当为万世法也。
(取材于宋·苏轼《东坡志林》)
[注]????书契:有文字记载。;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的一项是(3分)?( )
A.然后属疏远 属:亲属
B.诸侯更相诛伐 更:交替
C.子房亦与焉 与:参与
D.不能易也 易:交换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 B.?
C.? D.?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请立诸子;请立各位皇子为诸侯王
B.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
诸皇子和功臣们皆封侯并用国家的赋税重赏他们
C.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
君主即使想要废除封侯的制度设置郡守,能行得通吗
D.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分封诸侯的制度不是圣人的本意,而是时势使然
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
①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
译文:???? ????;②自三代圣人以礼乐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终不能已篡弑之祸。
译文:???? ????
5.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题“秦废封建”意指秦王朝建立后废除了三代以来分封诸侯的国家制度。
B.始皇不急于说出己见,而让群臣议论丞相的谏言,群臣多赞成丞相的
意见。
C.廷尉李斯深谙时移世变,以史为鉴,力排众议,反对恢复分封诸侯的制度。
D.苏东坡学养深厚,纵论古今,鞭辟入里,指出了分封制和郡县制各有优劣。
;6.第三段末句“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这是作者借柳宗元的话做出的判断。请用自己的话具体说明作者做出这个判断的直接依据。(5分)
答:?????????? ??
一、
1.答案????D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易”在这里的意思是“改变”。
2.答案????C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含义。C.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顺承。;A.都是连词,因为。B.都是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高考必备语法——定语从句讲解及练习课件(共36张).pptx
- 2019高考必备语法——动词不定式的讲解及练习课件(共29张).pptx
- 2019高考预热 语文专题复习课件:1.古代诗歌鉴赏入门(含讲析解答).pptx
- 2019高考预热 语文专题复习课件:1.文言文阅读题考点(含讲析解答).pptx
- 2019高考预热 语文专题复习课件:2.文言文阅读解题技能(含讲析解答).pptx
- 2019高考预热 语文专题复习课件:4.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含讲析解答).pptx
- 2019高考预热 语文专题复习课件:5.句子补写(含讲析解答).pptx
- 2019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课件--2018年国家扶贫日(共14张PPT).pptx
- 2019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课件--党中央毫不动摇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共13张PPT).pptx
- 2019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课件--第73届联合国大会 (共12张PPT).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