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员的年终工作总结.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闻报道员的年终工作总结 第 PAGE \* Arabic \* MERGEFORMAT 3 页 新闻报道员的年终工作总结 临近岁末,在总结一年工作时,评比活动又在一些地方泛滥,干扰日常工作,加重基层和企业负担,助长不正之风,引起人民群众强烈不满。 适时适度的评比,能够褒奖先进、鞭策后进、促进工作,而一旦评比泛滥,沦为牟利工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便走向了总结工作的反面。最近,全国各级党委、人大、政协和法院、检察院等系统对评比达标表彰活动项目进行了集中清理,涉及项目共有75589个,撤销了其中73726个,撤销率达97.54%。据测算,单这一项,每年便可节约资金20多亿元。评比泛滥造成的浪费,可见一斑。 除直接经济损耗之外,评比泛滥对社会风气的污染不容小觑。一些单位为了投上级所好,不切实际乱定指标,落实多少却漠不关心。一些单位对于上报的数字水分不加核实,而是照单全收。还有一些单位借评比表彰之机乱发财物,甚至向基层、企业和干部群众变相摊派评奖费用。评比泛滥,也给了一些投机取巧者可乘之机,个别人把年终考评当作评功摆好的机会,挖空心思争名次、拿奖励。组织者和参与者各取所需,岂不知却助长了弄虚作假、欺上瞒下、铺张浪费甚至是吃拿卡要的歪风邪气,给基层添了多少负担、惹来多少民怨!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机关工作好不好,最终要看群众满意不满意;企业经营怎么样,最终要看市场认可不认可。上级单位对下级单位的考察、行业协会对企业的管理,应该看群众反应、市场表现。年终检查评比泛滥,背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既贻误了工作,又失去了民心,暴露出一些地方和部门以及行业协会用错了尺子、花错了精力。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各种矛盾和问题交织,机遇和挑战并存。无论是行政机关还是行业协会,都应该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办实事上,把精力用在解决问题、谋划发展上。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搞无谓的检查评比,必然影响日常工作,与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背道而驰。 评比泛滥,也与一些地方和部门管理及服务方式陈旧落后、能力低下密切相关。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求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管理中体现服务。这就需要各级政府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用科学适用、切实可行的方式考核下级单位的工作,而不能一味沿用简单化的评比。行业协会对企业的管理也应该与时俱进,多服务、多帮忙,不掣肘、不添乱。 遏制评比表彰过多过滥的势头,正确进行年终总结,有利于弘扬求真务实之风,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有利于让基层干部从繁忙的评比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心思用到干事业上,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做工作上。减少评比活动,需要切实转变观念,更需要通过制度创新,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考核机制,避免闭门造车,让考评工作真正发挥良好的社会效应。 人才招聘,上聘才网/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