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矿井提升机理想 S 形速度运行曲线的模型研究范狄庆
矿井提升机理想 S 形速度运行曲线的模型研究
范狄庆 , 吴子岳
(上海水产大学 海洋学院 , 上海 200090)
摘 要 : 分析了不同的运行速度曲线对提升机运行特性影响 ,探讨了理想 S 形速度曲线对矿
井提升机作用及给定方式 ,建立了一种理想 S 形速度曲线数学模型 ,并指出其实现方法及现实意 义 。
关键词 :
中图号 :
矿井提升机 ; S 形速度曲线 ; 加速度 ; 加加速度
文献标识码 : A
TD53
Research on Model of Ideal Running Curve in Mine Hoist
FAN Di - qing , WU Zi - yue
( College of Marine Science Technology , Shanghai Fisheries University , Shanghai 200090 , China)
Abstract :Analysed various running curves affecting on performance of mine hoist and discussed effect of the ideal speed curve of S. Then the mathematic model of ideal speed curve was established. Its realizing approach and value were pointed.
Key words :mine hoist ; S curve of speed ; acceleration ; changing rate of acceleration
0 引言
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性是对矿井提升机运行 的基本要求 。传统运行方式由于其速度曲线在加减
速和启停车都存在着严重的突变 ,极易在传动系统 产生大电流冲击 ,造成罐笼振动和设备故障 ,严重影
响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 ,极大地增加设备的 维护成本 ,且无法满足人体对乘坐舒适感的基本要 求 。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人们对矿井提升
机运行的安全 、高效和乘坐舒适感等特性要求越来 越高 。研究表明 ,采用 S 形速度运行曲线能有效地
解决上述问题 。为此 ,借助现代科技的各类平台 ,在 矿井提升机运行中已逐步采用了近似 S 形速度曲
线 ,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本文正是在借鉴他 人研究的基础上 ,基于矿井提升机运行非对称五阶
段速度图 ,来探求一种理想的 S 形速度曲线 ,以进一
步提高提升机运行的安全性 、高效性 、舒适性 。
1 矿井提升机速度曲线的选择及给定方式
(1) 速度曲线选择
传统上 ,矿井提升机罐笼的运行速度曲线 ,根据 加减速特性的不同 ,可分为 3 阶段速度图 、5 阶段速
度图和 6 阶段速度图 。其中 ,5 阶段速度图又可分
为对称和非对称 5 阶段速度图 。运行非对称 5 阶段 速度是矿井提升机应用最为广泛和典型的运行方
式 。它包括启动加速段 、匀速段 、一减速段 、匀速爬
行段和二减制动段 5 个阶段 ,构成了矿井提升机一 次完整的运行周期 。
矿井提升机在启动加速阶段不外乎有 5 类主要 运行速度曲线加速度 - 时间和加加速度 - 时间 2 组
移动 ,磨削力值有逐渐减小的趋势 。这是由于支撑
工件端部的死顶尖刚度较支撑工件头部的顶尖刚度 小 ,使工件一端较易变形 ,加之砂轮在逐渐磨损 ,所
以出现了磨削力变小趋势 。
3 结语
本文建立了外圆纵向磨削过程力的数学模型 ,
并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了所建模型的 正确性 。为进一步建立外圆纵向磨削过程其它参数 的模型及对外圆纵向磨削过程的控制提供了基础 。
参考文献 :
1 诸兴华. 磨削原理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8 .
2 王龙山 ,李国发. 磨削过程模型的建立及其计算机仿真J . 中国 机械工程 ,2002 ,13 (1) :1 - 4 .
作者简介 : 贺长生(1963 - ) ,吉林长春人 ,长春大学机械工程学
院讲师 ,主要从事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 E - mail :
hecs @CCU - EDU. CN.
图 3 磨削力的仿真和实验结果
Fig. 3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results of grinding f orce
11 法向磨削力实验 21 切向磨削力实验
收稿日期 :2005211211
·242 ·矿井提升机理想 S 形速度运行曲线的模型研究 ———范狄庆 ,等第 27 卷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