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霞组天然气勘探.docxVIP

论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霞组天然气勘探.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然气地质学论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霞组天然气勘探陈宗清(四 天然气地质学 论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霞组天然气勘探 陈宗清 (四川石油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 ,四川 成都 610051) 摘 要 :四川盆地的栖霞组主要为灰 —灰黑色灰岩及生物碎屑灰岩 ,沉积相以碳酸盐台内生屑滩相 、 深和浅缓坡相为主 ,海水较平静 ,生物繁茂 ,富含有机质 ,具志留系和阳新统 2 套较好的生油层 ,生 气强度一般 20 ×108 m3 / k m2 ,最高达 170 ×108 m3 / k m2 ,是四川盆地最好的优质生油层 。由于灰 岩结构以泥晶为主 ,孔渗差 ,储气主要靠白云岩化作用 、古岩溶作用和裂缝作用 ,白云岩化作用改善 了孔隙空间 ,古岩溶形成了洞穴 (钻具放空量最大可达 4 . 75 m) ,裂缝主要起着孔洞间的连通作用 。 尽管目前栖霞组的勘探程度尚很低 ,钻获的气藏较少 ,但也有高产气井 ,如自流井气田自 2 井栖霞 组与茅口组合采已累积采气 46 . 6 ×108 m3 ,说明潜力不小 ,前景乐观 。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二叠系 ;栖霞组 ;天然气 ;勘探 中图分类号 : T E132 .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67221926 (2009) 0220325210 四川盆地的油气勘探已逾半个世纪 ,钻入栖霞 组的井已达 1 100 余口 ,但除专层钻探威远震旦系 气田和川东石炭系 的 井外 , 大 多都 未 钻穿 栖霞 组 。 已发现气井 88 口 ,气井主要集中分布在泸州古隆起 地区 。由于系碳酸盐岩缝穴性储层 ,缝洞大面积连 通性不好 ,兼之位于主要储层茅口组之下 ,当上覆层 茅口组获气后 ,往往就不再向下探 ,因此截止目前尚 未发现以栖霞组产气为主的气田 。经充分利用已钻 井及周边地区剖面资料 ,对其沉积相 、油气地质条件 和勘探现状等进行研究后 ,认为栖霞组亦具有较好 的油气勘探前景 。 性主要为灰 —灰黑色石灰岩及生屑灰岩 ,生物丰富 , 产 N a n k i nel l a sp . , Pol y t hec al is C hi ne ns is 及 H a2 y as a k ai a sp . 等化石 。 1 . 1 碳酸盐台内生屑滩相 ( Ⅰ) Ⅰ1 位于海盆中部成都 、重庆间的自贡 、南充及 泸州地区 。岩性较单一 ,除底部为泥页岩外 ,主要为 深灰 —灰色厚层至块状泥晶生屑灰岩 , 夹细 —中晶 白云岩化灰岩及泥质条带 ,下部薄层状 ,中 、上部块 状 ,时有眼球状 ,局部地区有燧石结核 ,生物繁多 ,有 、有孔虫 、珊瑚 、腕足 、棘皮 、海百合及藻类等 ,但多 呈碎片状 。厚度稳定在 100 ~ 150 m 之间 。 Ⅰ2 位 于海盆东北部大巴山古陆前缘 ,呈长条状与古陆平 行 。岩性特征与 Ⅰ1 相似 ,但厚度较大 ,约在 100 ~ 250 m 之间 。 1 . 2 碳酸盐台内浅缓坡相 ( Ⅱ) 主要位于海盆地西北部及 Ⅰ周边的台内浅缓坡 地带 。岩性较单一 , 除底部为泥页岩外 , 主要为浅 灰 —深灰色厚层至块状泥 —细晶生屑灰岩 ,夹粗结 构白云岩或灰质白云岩 、泥灰岩及泥质条带 ,生物丰 富 ,但一般较破碎 。厚度多在 100~150 m 之间 ,仅 龙门山古岛链通道一带厚度局部可逾 300 m 。 1 . 3 碳酸盐台内深缓坡相 ( Ⅲ) 位于海盆南部 ,其北可达万州 、重庆 、乐山等地 , 1 栖霞期沉积相研究 研究区中二叠世海侵方向主要来自海盆东南 , 即由黔北和鄂西向北西侵入 ,次为由秦岭地槽经蜀 北侵入 (图 1 ) ,另一支则是由西向东通过龙门山古 岛链侵入 。当时海盆周边 ,除西有康滇古陆和龙门 山古岛链外 ,东北尚有大巴山古陆 ,海水比较畅通 、 平静 ,其沉积除古陆边缘外 ,几乎全为石灰岩 ; 沉积 厚度除近古陆边缘和古岛链间通 道相 对较 厚 可达 200~300 m 外 ,一般稳定在 100~150 m 之间 ,表明 沉积时海盆很稳定 ,无较大的沉降发生 。栖霞组岩 收稿日期 :2008205206 ;修回日期 :20092052181 作者电话 :028283310641 326 天然 气 地球 科 学Vol . 326 天 然 气 地 球 科 学 Vol . 20 是台地陡缓折带面 向 广海 的一 侧 , 海 水可 能较 深 。 岩性特征与 Ⅱ相似 ,但其明显不同的是硅质岩条带 及燧石结核较发育 。生物丰富 ,门类也多 。厚度一 般在 100~150 m 之间 。 图 1 四川盆地中二叠世栖霞期沉积相 沉积相分区 : Ⅰ碳酸盐台内生屑滩相 ; Ⅱ 碳酸盐台内浅缓坡相 ; Ⅲ碳酸盐台内深缓坡相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