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区域土地利用规划 第一节 土地与土地利用 第二节 土地的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 土地类型与土地利用分区 第四节 区域管治 第五节 土 地 保 护 资料 中国虽然国土辽阔,但平原只占12%。中国有超过19亿亩耕地,其中坡度低于8度的平耕地只有9亿亩。世界发达国家的人均粮食消费量平均在1千公斤,亚洲国家膳食结构不同,消费粮食少一些,也要500公斤。中国到2015年人口将超过14亿,人均500公斤总量就是7亿吨,1998年是中国粮食产量的高峰,达到5.1亿吨,但是自那以后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加快,以及退耕还林等原因,耕地减少了6364万亩,年均减少超过1千万亩,产量也减少到2006年的不到4.5亿吨。如果由于耕地不断减少,粮食产量停滞不前甚至继续下降,到2015年的供需缺口就可能扩大到1.5亿吨。长期以来,世界的粮食贸易量稳定在2亿吨上下,如果有四分之三让中国买走是不可想象的事。 空间管制案例 实行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 财政政策,要增加对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用于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逐步使当地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 投资政策,要重点支持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支持重点开发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产业政策,要引导优化开发区域转移占地多、消耗高的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提升产业结构层次;引导重点开发区域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引导限制开发区域发展特色产业,限制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产业扩张。 土地政策,要对优化开发区域实行更严格的建设用地增量控制,在保证基本农田不减少的前提下适当扩大重点开发区域建设用地供给,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严禁生态用地改变用途。 人口管理政策,要鼓励在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有稳定就业和住所的外来人口定居落户,引导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逐步自愿平稳有序转移。 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对优化开发区域,要强化经济结构、资源消耗、自主创新等的评价,弱化经济增长的评价;对重点开发区域,要综合评价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等;对限制开发区域,要突出生态环境保护等的评价,弱化经济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评价;对禁止开发区域,主要评价生态环境保护。 第五节 土 地 保 护 一、土地资源保护的必要性 (一)土地资源的有限性 (二)自然灾害和人为不当的活动使大量土地损失 (三)人口不断增加,使人口与土地的矛盾愈来愈突出 (四)耕地减少的速度加剧,质量损失严重 二、保护土地资源的基本措施 (一)因地制宜安排各业用地 (二)适宜的土地开发和利用强度 (三)应用生物技术保护生态环境 (四)合理用水 (五)水土保持 (六)加强土地资源管理 * * 第一节 土地利用概述 一、土地的概念和特点 经济学:资源 法学:权力 农学:生产资料 地理学:土地是指地球表面上有地貌、土壤、岩石、水文、气候和植被等所组成的自然综合体。 生态学:生态系统 工程学:场地 特点:稀缺性,恒久性,不动性,区际差异性 二、土地利用的概念 土地利用是指人类通过一定的行为,以土地为劳动对象,利用土地的特征,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土地利用可以是一项生产性活动,也可以是一项非生产性活动,如建筑住宅、修建公园等。 三、土地的平面利用与立体利用 下至地壳,上至大气层,都可以作为土地的范畴。 农业用地向地下和空中利用的幅度都很有限。 城市土地日趋立体利用。地下停车场、地下管线网、地下商场、隧道、地下铁路。有些城市地下作三四层空间使用。高空利用:高楼大厦、高架铁路与公路、人行天桥、高空管线。 土地开发利用程度是人类利用自然资源能力和利用土地状况的一种反映。它可以从如下多种指标加以反映: 1.土地利用率 2.垦殖指数,又称土地垦殖率 3.水面利用率 4.耕地复种指数,又称耕地利用率 指每年实际播种使用的面积与已开发为耕地面积总量的百分比。 四、土地开发利用程度 5.草原载畜量 6.建筑密度 指在一定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面积与用地面积之比 7.容积率 指一定地块范围内,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与整个地块(或建筑用地)面积之比 8.土地利用集约度 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投放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的数量,是反映土地利用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第二节 土地的需求与供给 一、人地关系的集中反映 粮食是人与土地相互作用的中间产物,是人地相互作用最原始又是最强烈的中间连结点。粮食产量的空间分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地关系的空间结构。而粮食的生产和粮食产量又与土地的供需矛盾密切相关。 二、土地供需矛盾的焦点——耕地与建设用地的比例 (一)土地的需求 土地的需求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利用土地进行各种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基本需要。随着人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