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数学模型 物理模型 数学模型 概念模型 模型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真核生物三维结构模型等 孟德尔遗传定律 种群增长模型等 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血糖调节的模型等 种群数量的变化 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某种细菌没20min就通过分裂繁殖一代 讨论: 1、n代细菌数量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2、72h后,有一个细菌分裂产生的细菌数量是多少? 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常常需要建立数学模型。在上面的问题探讨中我们已经尝试对某种细菌种群的数量变化建立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 建立数学模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 提出合理的假设 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 细胞每20min分裂一次 资源空间无限多,细菌种群的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 Nn=2n 观察、统计细菌数量,对自己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将数学公式(Nn=2n)变为曲线图 时间分钟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细菌数量 曲线图与数学方程式比较,优缺点? 直观, 但不够精确。 2 4 8 16 32 64 128 256 512 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增长的形式,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大致呈J型。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①产生条件: 理想状态:食物充足,空间不限,气候适宜, 没有敌害等; ②增长特点: 种群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是第一年的λ倍. ③量的计算:t年后种群的数量为 Nt=N0 λt (N0为起始数量, t为时间(年),Nt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λ为年均增长率.) 实例: 1.1859年,一位英国人来到澳大利亚定居,他带来了24只野兔。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一个世纪之后,这24只野兔的后代竟达到6亿只以上。漫山遍野的野兔与牛羊争食牧草,啃啮树皮,造成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 在一个培养基中,细菌的数量会一直按照这个公式增长吗?为什么? 问题探讨 3 : 在大自然中 食物有限 空间有限 种内斗争 种间竞争 天敌捕食 环境阻力 种群密度越大环境阻力越大 生存斗争 高斯把5个大草履虫置于0.5mL的培养液中,每隔24小时统计一次数据,经过反复实验,结果如下: 高斯对大草履虫种群研究的实验 请你绘制大草履虫的种群增长曲线! 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A 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称为“S”型曲线。 ①产生条件:存在环境阻力 自然条件(现实状态)——食物等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种内竞争不断加剧,捕食者数量不断增加。导致该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 当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时,种群的增长就会停止,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 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②增长特点: 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后,将停止增长并在K值左右保持相对稳定。 环境负荷量( K值): 由于环境阻力的存在和作用,一定环境所能承载的某一种群的最大数量称为环境负荷量。 1.同一种生物的 K 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 影响,在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K 值会在平均值附近上下 波动。( ) √ 2.当环境遭受破坏时,K 值下降;当生物生存环境改善时, K 值上升。( ) √ 四、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比较 1.图形比较 “J”型曲线 “S”型曲线 条件 (假设) 理想状态:食物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疾病 现实状态: 食物空间有限 适应范围 一般只适用于实验条件下 一般自然种群的增长 环境容 纳量 无K值 有K值 增长速率(斜率) 一直增大 先增大而减小 增长率 不变 下降 增长速率=(这一次总数-上一次总数)/时间 可用曲线的斜率表示 用达尔文的观点分析“J、S”曲线 问题: “J”型曲线表明生物具有什么特性?图中阴影部分表示什么? 时间 种群数量 J型曲线 S型曲线 K值 1“J”型曲线用达尔文的观点分析表明生物具有 的特性。 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 ;用达尔文的观点分析是 指: ,也即代表 的作用。 环境阻力 注意: 过渡繁殖 环境阻力 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量 自然选择 (农、林、牧业生产就是在这个范围内谋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