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某膨胀土深基坑支护事故分析(专业论文).docx

成都某膨胀土深基坑支护事故分析(专业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成都某膨胀土深基坑支护事故分析邓 安,彭 涛(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成都 610023)摘要:分析成都蓝光锦绣城基坑工程事故,基坑变形原因是多方面的;膨胀土基坑开挖卸荷、干湿交替, 土体强度急剧降低,基坑边坡稳定性急剧下降;降雨诱发下,基坑剧烈变形,支护桩剪断,最后不得不采取桩 后御荷、坡面封闭紧急措施,以保护支护桩及减小坡体变形等。针对该膨胀土基坑的破坏特点,提出了从认识 强度参数、加强防水措施、改进设计和规范施工程序等方面来预防基坑事故发生,可对膨胀土基坑的设计和施 工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关键词:膨胀土;深基坑;事故;成都中图分类号:P6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995(2015)01-0126-06DOI:10.3969/j.issn.1006-0995.2015.01.029成都蓝光锦绣城基坑位于成华区保和乡胜利村 1#地块,紧邻三环路和成渝高速路交汇处,地貌单元属成都冲洪积平原岷江水系三级阶地。场地±0.000 为 522.60m,基坑底标高 513.45m,坑深 9.15m。基坑 周长约 374m,平面呈不规则四边形,东侧长 60m,南侧长约 134m,西侧长约 40m,北侧长约 140m。基坑场地原为浅丘坡地、农田、民居院落,经机械挖铲、回填,碾压,场地总体西高东底。基坑东、南侧距 市政道路 约 7.0m,离万科魅力之 城约200m;基坑北待征地堆放有约 7m 高弃土;西侧为 20m 空地,离已有建筑物较 远(图 1),未发现污水管和地下管网。1工程地质条件场地地 层主要 由第 四系 人工堆 积ml(Q4 )填土、第四系淤泥质粉质粘土hfgl(Q4 )、第四系下更新统冰水堆积(Q2 )的粘土、含卵石粉质粘土及白垩系上统 灌口组(K2g)泥岩等组成(图 2),基坑坡体主要为粘土,上有 1~2m 厚填土,坑底距基岩约 3m。场地水位埋深差异较 大,为赋存于低洼地段及原塘池地段第 四系人 工填 土及 粘土 图 1 基坑周边环境平面示意图表 1 基坑土层力学指标汇总表层中的上层滞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农灌和地 表水渗透补给,无统一 地下水位,部分钻孔的 稳定水位(埋深 1.10~6.70m)。岩土层的力学 指标如下表 1。2 成都某膨胀土深基坑支护事故分析 邓 安,彭 涛 (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成都 610023) 摘要:分析成都蓝光锦绣城基坑工程事故,基坑变形原因是多方面的;膨胀土基坑开挖卸荷、干湿交替, 土体强度急剧降低,基坑边坡稳定性急剧下降;降雨诱发下,基坑剧烈变形,支护桩剪断,最后不得不采取桩 后御荷、坡面封闭紧急措施,以保护支护桩及减小坡体变形等。针对该膨胀土基坑的破坏特点,提出了从认识 强度参数、加强防水措施、改进设计和规范施工程序等方面来预防基坑事故发生,可对膨胀土基坑的设计和施 工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膨胀土;深基坑;事故;成都 中图分类号:P6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995(2015)01-0126-06 DOI:10.3969/j.issn.1006-0995.2015.01.029 成都蓝光锦绣城基坑位于成华区保和乡胜利村 1#地块,紧邻三环路和成渝高速路交汇处,地貌单元 属成都冲洪积平原岷江水系三级阶地。场地±0.000 为 522.60m,基坑底标高 513.45m,坑深 9.15m。基坑 周长约 374m,平面呈不规则四边形,东侧长 60m,南侧长约 134m,西侧长约 40m,北侧长约 140m。 基坑场地原为浅丘坡地、农田、民居院落,经机械挖铲、回填,碾压,场地总体西高东底。基坑东、南侧距 市政道路 约 7.0m,离万科魅力之 城约 200m;基坑北待征地堆放有约 7m 高弃 土;西侧为 20m 空地,离已有建筑物较 远(图 1),未发现污水管和地下管网。 1 工程地质条件 场地地 层主要 由第 四系 人工堆 积 ml (Q4 )填土、第四系淤泥质粉质粘土 h fgl (Q4 )、第四系下更新统冰水堆积(Q2 ) 的粘土、含卵石粉质粘土及白垩系上统 灌口组(K2g)泥岩等组成(图 2),基坑 坡体主要为粘土,上有 1~2m 厚填土, 坑底距基岩约 3m。场地水位埋深差异较 大,为赋存于低洼地段及原塘池地段第 四系人 工填 土及 粘土 图 1 基坑周边环境平面示意图 表 1 基坑土层力学指标汇总表 层中的上层滞水,主要 受大气降水、农灌和地 表水渗透补给,无统一 地下水位,部分钻孔的 稳定水位(埋深 1.10~ 6.70m)。岩土层的力学 指标如下表 1。 2 基坑支护 收稿日期:2014-04-14 作者简介:邓安(1981-),男,广西玉林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