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太仓市2014-201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试题(无答案) 苏教版.docVIP

江苏省太仓市2014-201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试题(无答案) 苏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江苏省太仓市2014-201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试题 第一部分(2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汉字。(4分) ① (1iáo) ▲ 草 ② (bān) ▲ 奖 ③ 芳草如(yīn) ▲ ④ (qǖ) ▲ 指可数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我们向往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他们指引着梦想的方向。向往太阳,向往它喷簿而出的 壮丽,向往它哺育一切的搏爱;向往天空,向往它一碧如洗的纯静,向往它晴空万里的洒脱; 向往白云,向往它变换莫测的飘逸,向往它超凡脱俗的纯洁。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晨兴理荒秽, ▲ 。( ▲ 《归园田居》) ②居高声自远, ▲ 。(虞世南《蝉》) ③ ▲ ,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④ ▲ ,禅房花木深。(常建《.▲ 》) ⑤戎马关山北, ▲ 。(杜甫《登岳阳楼》) ⑥ ▲ ,五月人倍忙。、(白居易《观刈麦》) ⑦了却君王天下事,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⑧须晴日, ▲ ,分外妖娆。(毛泽东《沁园春雪》) 4.名著阅读《西游记》。(5分) ①孙悟空被红孩儿的三味真火烧得昏死过去,是谁救了他? ( ▲ ) (2分) A.东海龙王 B.猪八戒 C.沙僧 D.观音菩萨 ②玉帝大恼。即差四大天王,协同李天王并哪吒太子,点二十八宿、九曜星官、十二元 辰、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东西星斗、南北二神、五岳四渎、普天星相,共十万天兵,布一 十八架天罗地网下界,去花果山围困,定捉获那厮处治。 孙悟空究竟做了哪些事让玉帝如此恼怒,要派如此多的天兵天将去捉拿他? (3分)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3分) A.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B.由于全社会厉行节约之风,对高端餐饮企业和星级酒店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C.除了《金华味道》销量不错外,新华书店其他类似书籍的销售情况并不乐观。 D.“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6~7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古代诗词中,为了声律的要求,常常颠倒词序。请写出颈联的正常词序,并说说此联写景的作用。(3分) 7.对这首诗理解赏析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 ) (3分) A.首联从黄鹤楼的传说写起,既令读者想知道黄鹤楼的来历,也为黄鹤楼罩上了一层神奇虚幻的色彩。 B.颔联将历史传说与眼前景色相映衬,流露出物在人非、鹤去楼空之感,表达出诗人心中的悠悠乡情。 C.颈联转为实写眼前的所见景物:阳光、树木、芳草、汉水、沙洲,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 D.尾联情景交融,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词语“乡关”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楼而产生的思乡之情。 阅读《黔之驴》,完成8~10题。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8.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2分) ①以为且噬己也 ( ▲ ) ②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 ▲ ) 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哪一项? ( ▲ ) (2分) 例句: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A.虽乘奔御风 (《三峡》) B.其一犬坐于前 (《狼》) C.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黄鹤楼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