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GB 5082-1985起重吊运指挥信号
引言 为确保起重吊运安全,防止发生事故,适应科学管理的需要,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对现场指挥人员和起重机司机所使用的基本信号和有关安全技术作了统一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以下类型的起重机械:
桥式起重机(包括冶金起重机)、门式起重机、装卸桥、缆索起重机、塔式起重机、门座起重机、汽车起重机、轮胎起重机、铁路起重机、履带起重机、浮式起重机、桅杆起重机、船用起重机等。
本标准不适用于矿井提升设备、载人电梯设备。
1 名词术语
通用手势信号——指各种类型的起重机在起重吊运中普遍适用的指挥手势。
专用手势信号——指具有特殊的起升、变幅、回转机构的起重机单独使用的指挥手势。
吊钩(包括吊环、电磁吸盘、抓斗等)——指空钩以及负有载荷的吊钩。
起重机“前进”或“后退”——“前进”指起重机向指挥人员开来;“后退”指起重机离开指挥人员。
前、后、左、右在指挥语言中,均以司机所在位置为基准。
音响符号:
“——”表示大于一秒钟的长声符号,
“●”表示小于一秒钟的短声符号。
“○”表示停顿的符号
2 指挥人员使用的信号
2.1 手势信号
2.1.1 通用手势信号
2.1.1.1 “预备”(注意)
手臂伸直,置于头上方,五指自然伸开,手心朝前保持不动(图1)。
2.1.1.2 “要主钩”
单手自然握拳,置于头上,轻触头顶(图2)
2.1.1.3 “要副钩”
一只手握拳,小臂向上不动,另一只手伸出,手心轻触前只手的肘关节(图3)
2.1.1.4 “吊钩上升”
小臂向侧上方伸直,五指自然伸开,高于肩部,以腕部为轴转动(图4)
2.1.1.5 “吊钩下降”
手臂伸向侧前下方,与身体夹角约为30°,五指自然伸开,以腕部为轴转动(图5)。
图5
2.1.1.6 “吊钩水平移动”
小臂向侧上方伸直,五指并拢手心朝外,朝负载应运行的方向,向下挥动到与肩相平的位置(图6)。
图6
2.1.1.7 “吊钩微微上升”
小臂伸向侧前上方,手心朝上高于肩部,以腕部为轴,重复向上摆动手掌(图7)。
2.1.1.8 “吊钩微微下落”
手臂伸向侧前下方,与身体夹角约为30°,手心朝下,以腕部为轴,重复向下摆动手掌(图8)。
2.1.1.9 “吊钩水平微微移动”
小臂向侧上方自然伸出,五指并拢手心朝外,朝负载应运行的方向,重复做缓慢的水平运动(图9)。
图9
2.1.1.10 “微动范围”
双小臂曲起,伸向一侧,五指伸直,手心相对,其间距与负载所要移动的距离接近(图10)。
2.1.1.11 “指示降落方位”
五指伸直,指出负载应降落的位置(图11)。
2.1.1.12 “停止”
小臂水平置于胸前,五指伸开,手心朝下,水平挥向一侧(图12)。
2.1.1.13 “紧急停止”
两小臂水平置于胸前,五指伸开,手心朝下,同时水平挥向两侧(图13)。
2.1.1.14 “工作结束”
双手五指伸开,在额前交叉(图14)。
图14
2.1.2 专用手势信号
2.1.2.1 “升臂”
手臂向一侧水平伸直,拇指朝上,余指握拢,小臂向上摆动(图15)。
2.1.2.2 “降臂”
手臂向一侧水平伸直,拇指朝下,余指握拢,小臂向下摆动(图16)。
2.1.2.3 “转臂”
手臂水平伸直,指向应转臂的方向,拇指伸出,余指握拢,以腕部为轴转动(图17)。
图17
2.1.2.4 “微微伸臂”
一只小臂置于胸前一侧,五指伸直,手心朝下,保寺不动。另一手的拇指对着前手手心,余指握拢,做上下移动(图18)。
2.1.2.5 “微微降臂”
一只小臂置于胸前的一侧,五指伸直,手心朝上,保持不动,另一只手的拇指对着前手心,余指握拢,做上下移动(图19)。
2.1.2.6 “微微转臂”
一只小臂向前平伸,手心自然朝向内侧。另一只手的拇指指向前只手的手心,余指握拢做转动(图20)。
图20
2.1.2.7 “伸臂”
两手分别握拳,拳心朝上,拇指分别指向两则,做相斥运动。(图21)。
2.1.2.8 “缩臂”
两手分别握拳,拳心朝下,拇指对指,做相向运动(图22)。
2.1.2.9 “履带起重机回转”
一只小臂水平前伸,五指自然伸出不动。另一只小臂在胸前作水平重复摆动(图23)。
图23
2.1.2.10 “起重机前进”
双手臂先后前平伸,然后小臂曲起,五指并拢,手心对着自己,做前后运动(图24)。
图24
2.1.2.11 “起重机后退”
双小臂向上曲起,五指并拢,手心朝向起重机,做前后运动(图25)。
图25
2.1.2.12 “抓取”(吸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LT 461-2004 燃煤电厂电除尘其运行维护导则.pdf
- DLT 467-2004 电站磨煤机及制粉系统性能试验.pdf
- DLT 468-2004 电站锅炉风机选型和使用导则.pdf
- DLT 474.1-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 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试验.pdf
- DLT 474.2-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 直流高电压试验.pdf
- 《gb50031一91乙炔站设计规范》.doc
- 《gbt505022009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doc
- 《高处作业分级》gb36082008.doc
-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条文说明.doc
- DLT 474.3-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 介质损耗因数tg试验.pdf
- gb50972005无损检测渗透检测和磁粉检测观察条件.doc
- gb51442006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doc
- gb52942001职业照射个人监测规范外照射监测.doc
- gb53102006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送审稿).doc
- gb53351985汽车制动装置液压试验的连接器.doc
- gb56731985锯齿剥绒机试验方法.doc
- 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报批稿).doc
- gb59201999汽车及挂车前位灯、后位灯、示廓灯和制动灯配光性能.doc
- gb6442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已作废】gb国标系统.doc
- gb69061986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联氨的测定.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