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兰两脑要合作不可能单独开发.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洪蘭:兩腦要合作,不可能單獨開發 作者:朱芷君  出處:節錄自康健雜誌125期 洪蘭指出,不可能單獨訓練左腦或右腦,「也沒有用左手寫字鍛練右腦這回事,」....「成年人的大腦不能改變」這觀念其實大錯特錯。害得很多家長忙著在孩子連話都不會說時就送去「開發大腦」,以為這樣能確保孩子的聰明才智。 據研究,人僅僅意識到自身認知活動的5%,大部份的情感、行動是怎麼發生的,我們並不知所以然,例如為何對某人一見鍾情、心情不好就亂買東西、或聽到一首歌突然流下眼淚。  直到20世紀,科學家才有辦法觀測大腦活動狀態,發現重量不過1公斤多一點的大腦,掌握著人類命運的鑰匙,人會變得更好或更壞,關鍵都在大腦裡,「大腦產生觀念,觀念產生行為,行為產生結果,結果又改變大腦,」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指出大腦塑造的循環。  數百萬年來,人類祖先克服無數險惡的環境與挑戰生存下來。現代人的大腦,可說是經過無數次升級改良的精品,足以適應各種各樣的狀況,也具有解決問題的無窮潛力。  歸納整理對於大腦最新的研究與發現,你必須掌握幾個重點:正確理解大腦的運作趨向→善用啟發心智的方法→強化個人優勢,大腦就能幫助你發光發熱,成就最好的自己。 別再用錯你的腦 腦細胞會死,神經可塑性卻持續一生  人們常以為,聰明靈巧是天才的專利,事實上可能是你誤解自己的腦,它才無法盡情發揮。「成年人的大腦不能改變」這觀念其實大錯特錯。害得很多家長忙著在孩子連話都不會說時就送去「開發大腦」,以為這樣能確保孩子的聰明才智。  愈來愈多研究證明,成人的大腦依然具有可塑性,能因應環境改變及獲取新的訊息,所有的生活經驗都會改變大腦神經迴路的設定,不管是認識新朋友還是發明回家的新路徑。  美國腦神經科學家莫山尼克(Michael Merzenich)便是神經可塑性領域的頂尖翹楚之一,他研發的訓練軟體Fast ForWorld成功幫助學習障礙的孩子改進認知功能,針對銀髮族鍛鍊大腦的軟體Brain Fitness Program Classic及InSight,則能改善老人衰退的記憶力、思考力和提高資訊的處理速度。  就算無法使用這些神奇的軟體,也可以磨利自己的大腦:記住,人的大腦非常害怕無聊。要去學完全嶄新的、需要全神貫注才學得會的東西,啟動大腦可塑性的控制系統。如果你每天走同樣的路線上班、工作早已駕輕就熟,社交圈裡只有老朋友……很遺憾,你的大腦可塑性系統已經僵化了。  「我們的大腦就是來演化對新奇的東西起反應的,如果要充分感受到自己活著,就必須不斷地學習,」這是《改變是大腦的天性》作者多吉醫師(Norman Doidge)的忠告。努力幫大腦找新鮮的樂子吧!它會用心智年輕來感謝你。 大腦隨時在活化自己,要多挑戰它  「人終其一生90%的腦細胞都在沉睡,真正運用的不到10%」,這句廣告詞其實是一則沒有證據(甚至連來源都不清楚)的偽科學神話,卻誤導人類幾十年。  腦部掃描的研究顯示,大腦幾乎時時處於整體活化的狀態,例如你能邊讀這篇文章邊吃東西,就是大腦各個區域互相協調工作的結果。人的大腦為了生存絕不浪費任何能量,閒閒沒事幹的神經元馬上會被修剪取代,依據用進廢退的鐵則,大腦裡根本不會留著沒開發的腦細胞佔用空間。  多挑戰自己的心智,讓大腦神經元網路連結得更密集,才是真正的全腦開發。 兩個半腦要合作,不可能單獨開發右腦  「左腦重理性,右腦重感性,人類未知的潛能都蘊藏在右腦中,開發右腦可以大幅提升所有能力」這種強調右腦的優越性,似是而非的教養迷思,讓許多父母心甘情願把錢掏出來讓孩子去「右腦開發」。  但精密的腦部造影技術證實在嬰兒發展時期,大腦兩邊已能同時處理訊息,沒有所謂3歲前是右腦主導大腦,可用某種方法激發右腦活力,或6歲後優勢從右腦切換到左腦的說法。  大腦雖然的確分成左右腦,卻不是獨立運作,「將左右腦分開討論是很誘人的做法,但它們實際上是兩個半腦,原本就設計在一起工作,成就一個柔軟、單一、整合型的完整大腦,」倫敦大學學院心理學與醫學教育系教授,《左手、右手:探索不對稱的起源》作者麥克麥納斯(Chris McManus)指出。  兩半腦間以胼胝體相連,協助左右半腦溝通協調,大腦的每項功能都需要兩個半腦通力合作。例如很多人以為欣賞音樂是右腦在主導,「右腦是對旋律很靈敏。但理解音樂結構變化(樂理)的能力,卻是左腦比較強,」中研院院士、行政院政務委員曾志朗教授解釋,左右半腦各有相對優勢,分工合作才能處理好任務。  胼胝體正常相連的狀況下,左右半腦訊息交流的速度非常快,「千分之一秒就傳過去了,」洪蘭指出,不可能單獨訓練左腦或右腦,「也沒有用左手寫字鍛練右腦這回事,」她強調。 引用網址:.tw/web/docDetail.do?docId=2315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