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GB 12311—90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4120—1983《感官分析方法学──三点检验》。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三点比较的方法来鉴别二个样品之间的差别。
本标准适用于鉴别样品间的细微差别,也可以用于选择和培训评价员或者检查评价员的能力。
2 引用标准
GB 10220 感官分析方法总论
GB 10221.1~10221.4 感官分析术语
GB 3358 统计学名词术语及符号
3 方法提要
同时向评价员提供一组三个样品,其中二个是完全相同的,评价员挑出单个的样品。
4 设备
检验负责人根据产品性质和样品数量等选择设备。使用的设备不应影响检验结果。应优先使用符合检验需要的标准化设备。
5 抽样
应按被检产品的抽样标准进行抽样。如果没有这样的标准或抽样标准不完全适用时,则由有关各方协商议定抽样方法。
6 检验的一般条件
6.1 环境
应满足GB 10220所需条件。
6.2 评价员
6.2.1 条件
应符合GB 10220规定的条件,所有评价员应该具有同等的资格和检验能力。
6.2.2 评价员数
评价员数是根据检验目的与显著水平而定。通常是6个以上专家;或15个以上优选评价员;或25个以上初级评价员。在0.1%显著水平上需7个以上专家。
6.2.3 检验负责人
检验负责人一般不应参加检验,如果参加,也不应知道样品编号。
6.3 准备
检验负责人可就有关问题和样品性质进行不影响评价的初步介绍,当涉及检验玷染物时,应准备一个非玷染物样品和一个与之对照的玷染物样品。
7 检验步骤
7.1 被检样品的制备
7.1.1 提供足够量的样品A和B,每三个检验样品为一组。
7.1.2 按下述六种组合:
ABB AAB ABA BAA BBA BAB,从实验室样品中制备数目相等的样品组。
7.1.3 不能使评价员从样品提供的方式中对样品的性质作出结论。应以同一方式〔相同设备、相同容 器、相同数量产品和相同排列形式(三角形,直线等)〕制备各种检验样品组。
7.1.4 任一样品组中,检验样品的温度是相同的,如可能,提供的检验系列中所有其他样品组的温度也应相同。
7.1.5 盛装检验样品的容器应编号,一般是随机选取三位数。每次检验,编号应不同。
7.2 检验技术
7.2.1 告诉评价员检验目的,其程度应不使他们的结论产生偏倚。
7.2.2 将7.1.2中制备的几组样品随机分配给评价员。
7.2.3 评价员按规定次序检查各组检验样品,次序在同一系列检验中应相同。
在评价同一组三个被检样品时,评价员对每种被检样品应有重复检验的机会。
检验负责人在必要时可以告诉评价员提供的样品数量和体积。当评价员的数目不足6的倍数时,可采取下述两种方式。
a. 舍弃多余样品组;
b. 为每个评价员提供6组样品做重复检验。
7.2.4 检验技术有下面两种,负责人可任选一种。
a. “强迫选择”即使评价员声明没有差异时,也要求评价员指出其中的一个样品与其他二个的差异。
b. 当评价员不能鉴别其差异时,允许回答“无差异”。
如果要考虑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时,应该使用“强迫选择”。
答案格式见附录B。
8 结果的表达和解释
8.1 “强迫选择”
统计正确答案数,再参考下表,确定样品间有无显著差异。应用实例见附录C。
当表中n值大于100时,正确答案最少数按以下公式计算,取最接近的整数值。
式中:Z:
α≤0.05 Z=1.64
α≤0.01 Z=2.33
α≤0.001 Z=3.10
在不同显著水平上确定三点试验显著性差别所需正确答案的最少数目表
答案数
不同显著水平所需正确答案最少数
5%
1%
0.1%
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
4556677889991010111112121213131414151515161617171718181919192020202121222222232324242425252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LT 381-2010 电子设备防雷技术导则.pdf
- DLT 410-1991 电工测量变送器运行管理规程.pdf
- DLT 435-2004 电站煤粉锅炉炉膛防爆规程.pdf
- DLT 461-2004 燃煤电厂电除尘其运行维护导则.pdf
- DLT 467-2004 电站磨煤机及制粉系统性能试验.pdf
- DLT 468-2004 电站锅炉风机选型和使用导则.pdf
- DLT 474.1-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 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试验.pdf
- DLT 474.2-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 直流高电压试验.pdf
- 《gb50031一91乙炔站设计规范》.doc
- 《gbt505022009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