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慢性甲基汞中毒 第 5 组 学习要求 1、掌握:环境污染性疾病的概念和 特点;公害病的概念;慢性甲基汞中毒的发病原因、流行病学和防治原则 2、熟悉:慢性甲基汞中毒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3、了解:水俣病 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 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 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 凡能污染环境,使环境质量恶化, 而直接或间接使人患病的环境污 染因素,统称为环境污染性致病 因素(environmental pollution-related pathogenic factor)由此在暴 露人群中引发的疾病称为环境污 染性疾病( environmental pollution-related disease)。 环境污染性疾病的特点 环境污染区域内的人群不分年龄、性别都可能发病 发病者均出现与暴露污染物相关的相同症状和体征 除急性危害外,大多具有低浓度长期暴露、陆续发病的特点 往往缺乏健康危害的早期诊断指标 预防的关键在于消除环境污染性致病因素、加强对易感人群和亚临床阶段人群的保护。 公害病public nuisance disease 是环境污染引起, 由政府认定的地区 性环境污染性疾病, 具医学和法律的双 重含义。 日本政府在《公害健康损害补偿法》 确认了:水俣病 痛痛病 四日市 哮喘等为公害病 我国对公害病认定与赔偿的相关法 规正在拟定中 慢性甲基汞中毒chronic methyl-mercury poisoning 人群长期暴露于被汞(甲基汞) 污染的环境,主要是水体汞(甲 基汞)污染和由此导致的鱼贝类 等食物甲基汞污染,造成摄入者 体内甲基汞蓄积并超过一定阈值 所引起的由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为 主要中毒表现的环境污染性疾病。 甲基汞的来源 自然界中大部分的汞以硫化汞的形式广泛分布于地壳表层,在风化作用下,汞以固态微粒等形态进入环境。 无机汞不论呈何种形态,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有机汞,主要包括甲基汞、二甲基汞、苯基汞、甲氧基乙基汞。 汞在环境中主要以金属汞、无机汞和有机汞三种形态存在。 我国生活饮用水质标准规定生活饮用水中汞含量不得超过0.001mg/L。 采矿、冶炼、氯碱、化工、仪表、电子、颜料等工业企业排出的废水及含汞农药的使用是水体汞污染的主要来源。 发病原因 水体汞污染是引起慢性甲基汞中毒的主要原因。 甲基汞易于被水生生物吸收,并通过食物链在水生生物体内富集浓缩,这种生物放大作用可使鱼、贝等水生生物体内甲基汞富集百万倍以上。 水中胶体颗粒、悬浮物、泥土细粒、浮游生物等能吸附汞,并通过重力沉降进入底泥,底泥中的汞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转变为甲基汞或二甲基汞,甲基汞能溶于水,又可从底泥返回水中。 因此无论汞或甲基汞污染的水体均 可造成危害。 生物放大作用 污染物随着食物链的延长, 使处于高级的生物体内的 浓度比处于低位级的生物 体的浓度逐渐增多加大, 也叫生物富集作用。 甲基汞能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细胞;还能透过胎盘,进入胎儿脑中。对胎儿脑的侵害,几乎遍及全脑,出生后成为先天性水俣病患儿。 甲基汞分子结构中的C-Hg键结合得很牢固,不易破坏,在细胞中呈原形蓄积,以整个分子损害脑细胞,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损害日益加重。 在水俣病的病程中,各种损害的表现均呈现进行性和不可恢复性。 慢性甲基汞中毒流行病学概况 慢性甲基汞中毒流行地区通常存在汞和甲基汞的污染源 日本包括:熊本水俣湾地区、新泻阿贺野河 我国第二松花江、松花江及湘江等都为污染较严重的水体。 在污染源被切断后,仍有大量的汞沉积在降低淤泥中,这部分汞通过向环境中释放又成为主要来源; 因此沉积在水底淤泥中的汞所产生的潜在危害仍值得高度警惕,定期对此类污染区人群健康的监测十分必要 易感人群 污染区个年龄层均可发病,症状取决于甲基汞的摄入量 有资料显示孕妇、哺乳期女性及胎儿可能是危险人群 汞摄入量与发病的关系 WHO/FA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 会提出人体总汞每周耐受摄入量为 5μg/kg体重,其中甲基汞不超过3.3 μg/kg体重。关于甲基汞的每日安全 摄入量目前尚无统一规定,一些国家 提出人体摄入的甲基汞量不得超过 0.5 μg/kg(日本)、 0.43 μg/kg( 瑞典)、 0.1 μg/kg(美国)。 人体症状与体内甲基汞摄入量的关系 日本水俣病 水俣病是因长期食用富含甲基汞的鱼贝类而导致的慢性甲基汞中毒,是以中枢神经系症状为主的严重环境污染性疾病。因最早发现在日本熊本县水俣湾附近预存而得名。1968年被日本政府认定为公害病。 慢性甲基汞中毒 主要靶器官 中枢神经系统 临床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