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中国史)考研幻灯片.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辽、西夏和北宋的关系: P186,916年,耶律阿保机,称帝,国号大契丹,建都临潢府。947年,耶律德光改国号辽。 P187,“澶渊之盟”(名词解释)。寇准。榷场贸易。 P187,西夏,党项族,羌族的一支。 P188,1038年,元昊称帝,国号大夏。 四、金的崛起和辽与北宋的灭亡: P190,金,女真族政权。1116年完颜阿骨打称帝。1125年,辽灭亡。 P190,猛安、谋克(名词解释)。 P191,“海上之盟”、“元佑更化”(即“元佑复辟”)(名词解释)。 P193-194,方腊以摩尼教发动起义。 P196,1127年,北宋灭亡。“靖康之难”(名词解释)。 第三节 南宋的偏安和灭亡 一、金与南宋的分立: P197,1127年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建立南宋。 P199,偃城大捷(名词解释)。 P200,绍兴和议(名词解释)。 P201,隆兴和议(名词解释)。 P202,开禧北伐。嘉定和议(名词解释)。三次和议的顺序。 P203,天眷新制(名词解释)。 P204,金世宗改革。 P205,红袄军起义。选择。1234年蒙古灭金。 二、南宋后期的统治和社会矛盾: P205,圩田(另见P243,2007年名词解释已考)。 P207,庆元党争。 P208,钟相、杨幺起义。“等贵贱,均贫富。”(农民起义口号) 三、蒙古兴起和夏、金、南宋的灭亡: P210,1206年,铁木真建立蒙古国,被尊为“成吉思汗”。 P211,怯薛制度(名词解释)。 P211,1227年,蒙古灭西夏。 P214,1260年,忽必烈即位,1271年改国号为元。1276年南宋灭亡。 第四节 元朝的统治 一、元朝的统治: P215,钦察汗国、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及伊儿汗国。 P216,行省制度(2008年简答题已考) P217,元朝的民族歧视政策。选择 二、元朝的疆域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加强: P221,宣政院(西藏,重要,名词解释)。从元朝开始,西藏正式成为中国中央政府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P222,澎湖巡检司(台湾,重要,选择,史料分析)。 P223,回族的形成。 三、元朝的社会矛盾: P225,“驱口”(名词解释)。 四、元末农民大起义: P229,红巾军起义。刘福通,韩林儿。1355年,韩林儿称小明王。 P230,张士诚,高邮之战(名词解释)。 P232,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徐达、常遇春北伐,元亡。 第五节 经济发展与经济中心的南移 一、经济发展与南方的开发: P234,南宋“苏湖熟,天下足”。筒车。 P235,占城稻。《农桑辑要》(2008年选择4已考)。 P236,黄道婆,宋末流落到海南。黎族。 P237,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 P240,交子。 P241,市舶司。选择 P241,元朝大运河。以大都北京为中心。会通河、御河、通惠河。 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P242,经济重心南移问题(重要,史料分析)。P243,圩田(2007年名词解释已考)。 总结:关于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问题 (一)过程: 1、商周时期,经济中心在河南、陕西一带; 2、秦汉时期,经济中心在陕西关中地区 3、三国时期,南方经济开始发展; 4、西晋末年,南方经济呈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不高; 5、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南北经济差距缩小,开始赶上北方; 6、唐朝时期,江南得到进一步开发,为超越北方奠定了基础; 7、五代十国时期:江南得到更大规模的开发,南方开始逐渐超过北方; 8、两宋时期:南方经济超过北方,并不断壮大、发展。 (二)原因: 1、秦岭淮河以南自然条件优越; 2、北方多战乱,南方政局相对稳定; 3、南方历代统治者为保境安民,重视农业生产,发展经济; 4、中原人民南迁,为南方带来劳动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 (三)特点: 1、经济重心转移最突出的几个时期,都发生在封建国家分裂,出现封建割据或北方战乱不休的时候; 2、经济重心转移的过程也是人口大规模迁移的过程; 3、经济重心的转移过程也是从内陆逐步走向海洋的过程,为宋元时期大规模的海外贸易创造了物质条件。 第六节 封建关系的发展(略) 一、封建关系的发展: 二、多种生产关系的并存和变化: 第七节 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 宋代积贫积弱,但文化十分繁荣。 一、理学的兴起和发展: P255-257,儒学的发展(重要,史料分析)。 二、史学和文献学: P258,司马光《资治通鉴》(重要,名词解释) P258,郑樵《通志》; P258,马端临《文献通考》; “十通”:是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献通考、清朝续文献通考这十部政书的总称。 P258,其他史学著作。 P259,文献学的代表作。四大类书。 三、文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