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艺术.ppt

  1. 1、本文档共10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民俗专题 Chinese folk themes 民间艺术的最高荣誉 非物质文化遗产 谈到世界遗产的分类,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二大主轴一是有形遗产,二是无形遗产,两者间的差异从字的涵义去分析,有形遗产(tangible heritage),是有固定的物迹呈现、有形状的显示、有空间的限制,又可称之为「物质遗产」; 反观无形遗产(intangible heritage)的呈现,是指具有特殊价值的文化活动和口头文化的表述形式,其中包括语言、故事、音乐、游戏、仪式、舞蹈风俗和各种艺术表达手段,又称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民间舞蹈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之来源 外部图形为圆形,象征着循环永不消失;内部图形为方形,与外圆对应,天圆地方,表达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空间有极大的广阔性;图形中心造型为古陶最早出现的纹样之一鱼纹,鱼纹隐含一“文”字,“文”指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鱼生于水,寓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世代相传;图形中心,抽象的双手上下共护“文”字,意取团结、和谐、细心呵护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 这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又译为无形文化遗产),也可简称为非物质遗产(Intangible Heritage,又译为无形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从“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到“非物质文化遗产” 1998年10月召开的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会议指出,由于“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是不可分的,因此在以后的鉴别中,在“口头遗产”的后面加上“非物质”的限定,这就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概念的基本形成过程。 2002年是联合国文化遗产年,通过了《伊斯坦布尔宣言》,由此 “非物质文化遗产”取代“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成為法定用语,进一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列为五个领域 。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内容 根据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5个方面: 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语言; 2.表演艺术; 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它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20世纪下半叶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逐渐成为一个国际性问题。相关的国际组织,尤其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为此做了许多工作,开展了各项计划,并通过了一些相关的文件。2003年9月29日至10月17日,教科文组织大会第32届会议在巴黎举行。10月17日会议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这是一项关于非物质遗产保护的重要的国际公约,也为各成员国制定相关国内法提供了国际法依据。 公约的宗旨如下: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尊重有关群体、团体和个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地方、国家和国际一级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相互鉴赏的重要性的意识; 开展国际合作及提供国际援助。 日本堪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先行国度 “无形遗产”这一概念是由日语翻译成英语的,它来自1950年日本在《文化财保护法》这具前瞻性的立法。當然立法的直接导因是1949年1月22日,奈良法隆寺金堂壁的大火,燒毀了金堂壁上具有1300年歷史,日本最古老的壁畫,后来日本的“文化财保护日”也定于每年的1月22日,以警示世人。这是世界范围内率先将文化遗产纳入国家法规进行制度化保护的重要举措。 《文化财保护法》不仅将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同时并列作为保护,还将“重要无形文化财持有者”(即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置于重要位置,为此专门建立了“人间国宝认证制度”,明确规定了“认定”及“解除认定”的权限和程序。 日本于1897年制定《古寺庙保护法》,对“文化财”(即文化遗产)实行制度化保护 UNESCO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计划 UNESCO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共有以下4个主要计划。 1.宣布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2. 「活着的人类财富」: 「活着的人类财富」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