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4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专题复习
知识梳理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如右图所示。
1、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磷燃烧有大量白烟生成,打开止水夹后水进入集气瓶
内大约1/5体积处 。
2点燃、该实验设计的原理是利用 红磷燃烧耗尽密闭容器中1/5体积的氧气,
点燃
使容器内压强减小,导致水被吸入集气瓶内大约1/5体积。反应方程式为:4P + 5O2 ==== 2P2O5 。
实验后若结果偏小,可能的原因有红磷量过少 、装置气密性不好 、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实验后若结果偏大,可能的原因有止水夹没有夹紧 、燃烧匙伸入集气瓶过慢 。
3、实验时选择的可燃物需具备以下条件:(1)能在空气中燃烧 (如铁丝不行);(2)燃烧时只消耗氧气 (如镁带不行);(3)生成物不能为气体 (如硫粉、木炭等不行)。
4、该实验还可推出,瓶内剩余4/5体积的气体是氮气 ,其物理性质有无色无味、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有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
5、其他常见变形装置如下图:
装置形式虽然不同,但原理都是相同的,即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注意:该实验应从1、实验现象的描述;2、实验原理;3、实验的改进;4、药品的选择;5、实验推断的性质等五个方面去掌握)
典例解析
1、某班同学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
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 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的红磷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空气受热逸出
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0 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 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右图的实验装置。
假设此实验能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的活塞前沿从20 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按小华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如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1·柳州)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如图8所示),但测出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小于1/5。
请你参与探究:
【提出问题】造成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课本上的实验装置?
【查阅资料】红磷、白磷的一些性质如下表:
颜色、状态
熔点/℃
着火点/℃
密度/(g/cm3)
红磷
暗红色固体
590
240
2.34
白磷
白色或黄色固体
44.1
40
1.82
【猜想与假设】
图9
图9
乙同学:可能是瓶内残留气体中还有氧气。
你还能作出的猜想是 。
【交流与讨论】
(1)丙同学认为用木炭代替红磷,就可以消除误差,大家认为他的猜想不合理,理由是 。
(2)他们对课本上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图9所示的改进(其他仪器忽略)。
① 甲同学提出应把红磷换为白磷,理由是 。
② 通过粗铜丝来点燃玻璃管内的白磷,这利用了金属铜的 性。
= 3 \* GB3 ③ 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2023学年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五四学制)(含解析).doc VIP
- 2024版53全优卷3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BSD)附参考答案(A3打印版).doc
- NADCA北美压-铸协会技术标准.pdf
- 深圳市福田区总工会招聘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笔试真题2022.docx VIP
- T_CECS 10400-2024 固废基胶凝材料.pdf
- 幼儿园课件:数学绘本《向0敬个礼》.pptx
- 深圳市南山区总工会招聘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笔试试题及答案2022.docx VIP
- 300MW机组DCS控制及保护运行规程.pdf VIP
- 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巩固练习题.docx VIP
- 坐浴第二十章妇产科常用局部护理技术坐浴.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