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头颈部肿瘤影像诊断与鉴别.ppt
影像学表现 CT表现为颞骨岩部有明显的骨质破坏区 边缘清晰、锐利,形态不规则 呈膨胀性改变 肿瘤不但可破坏岩部及其骨迷路,甚至可以突入中耳腔、中颅窝 MRI呈等T1、长T2信号 增强扫描无强化 MRI可以显示肿瘤组织与脑组织的关系,对指导手术具有重要意义 血管球瘤 血管球瘤又称化学感受器瘤或副神经节瘤 根据发生的部位分为 颈静脉球瘤-起自于颈静脉球部血管外膜和迷走神经耳支(Arnold)的球体 鼓室球瘤-鼓室球瘤发生于舌咽神经鼓室支(Jacobson)的球体,鼓室内的鼓岬部 临床上女性多见 肿瘤主要由咽升动脉供血,也可耳后动脉和枕动脉供血 影像学表现 CT显示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 MRI对诊断血管球瘤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显示软组织的范围和周围的界限 肿块一般呈等T1、长T2信号 增强扫描明显强化 肿瘤实质内常常可见到点状和蜿蜒迂曲的血管流空影,称之为“胡椒盐”征 听神经瘤 前庭蜗神经的神经鞘,典型的神经鞘瘤 听神经瘤为常见的颅内肿瘤, 5%-10% 多数(约85%)发生于听神经的上前庭支和下前庭支 听神经瘤大多数(约95%)是单侧性 神经纤维瘤病Ⅱ型 :双侧听神经瘤 听神经瘤检查方法 颞骨 HRCT、后颅窝增强扫描、CT气脑造影或脑池造影 MRI:薄层、增强扫描 、使用脂肪抑制技术 MRI水成像:薄层三维快速自旋回波T2WI 、CISS 面神经瘤 发生任何一段,前膝为好发部位 ,可多发 面神经瘤的典型表现:缓慢渐进性面神经麻痹 听力下降 面神经管扩大和/或骨质破坏 T1WI略低/等信号,T2WI略高/等信号 轻度至明显强化 谢 谢 !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不负法律责任谢谢 感谢您的观看和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 * 视网膜母细胞瘤 眼内期 视网膜母细胞瘤 视神经受侵 脉络膜血管瘤 局限性、弥漫性 肿块较小,CT显示困难 MRI:较长T1较长T2信号,明显强化 转移瘤 脉络膜 扁平性肿块 信号多种多样 伴网脱、玻璃体内广泛转移 原发肿瘤 鼻窦检查方法 基线:听眶下线 HRCT技术 层厚2mm、层间隔5mm 窗技术:大于1500/150Hu FOV:12-16cm 鼻腔、鼻窦良性肿瘤 ① 鼻腔、鼻窦囊肿:粘液囊肿、粘膜囊肿面部裂隙囊肿、牙源囊肿及皮样囊肿 ② 上皮组织肿瘤:乳头状瘤、腺瘤 ③ 纤维组织、原始间叶组织及肌组织肿瘤:纤维瘤、粘液瘤 ④脉管组织肿瘤:血管瘤、淋巴管瘤、血管内皮瘤、血管外皮瘤 ⑤骨骼组织肿瘤:软骨瘤、骨瘤、巨细胞瘤 ⑥神经组织肿瘤:神经鞘膜瘤、脑膜瘤、鼻神经胶质瘤 内翻性乳头状瘤-一般情况 常见,占鼻部新生物的3% 男女比例为2-7:1, 多发生于40-50岁, 鼻塞、流涕、鼻部出血、失嗅、溢泪 病理属良性,常复发,且可侵犯骨质 2-3%可发生恶变 内翻性乳头状瘤- CT表现 发生于中鼻甲游离缘,中鼻道及筛窦多见 直接征象:软组织密度肿块,小时呈乳头状 密度均匀,增强后轻度强化 骨质吸收破坏或骨质增生 复发者同时有术后改变 继发性鼻窦炎改变 肿瘤迅速增大,骨质破坏明显时,提示恶变 血管瘤-一般情况 为血管组织先天性异常 病理分为毛细血管型及海绵状血管瘤 鼻腔、鼻窦内的血管瘤多起源于粘膜,少数可原发于骨内 鼻腔、上颌窦多见 生长缓慢,呈膨胀性生长 表现为反复鼻出血、鼻阻,增大后引起突眼、眼球移位、视力下降及继发性鼻窦炎改变 血管瘤-影像表现 鼻腔鼻窦内软组织密度肿块影 边界清楚 密度均匀 增强后肿块轻到中度强化 肿块膨胀性生长 窦壁骨质受压移位或骨质吸收改变 骨化纤维瘤-一般情况 是一种良性骨纤维损害性疾病 好发于青少年,可累及任一面骨 筛窦多见,上颌窦次之 膨胀性,生长缓慢 病理以细胞成分为主,内含纤维性间质和骨样组织,基质中含钙化 大时压迫邻近骨质 骨化纤维瘤- CT表现 骨算法成像技术,不需要增强扫描 单发、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肿块,密度不均匀,含有不规则骨化,骨化呈斑点状或团块状,形态不一。 肿块边缘可见蛋壳样骨化(钙化),其下方可见环状或弧线状低密度影 增大向颅内或眶内侵犯并继发眼球突出、眼外肌移位 骨化纤维瘤 鼻窦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幼年期发病,青少年期出现症状,男多于女 临床表现:面部畸形,突眼、鼻塞、听力下降、头痛头晕,少数伴内分泌症状,发展缓慢 病理是正常的骨组织被坚韧的纤维结缔组织代替,由成熟程度不同的纤维组织和新生骨组织构成,可有液坏死 HRCT表现骨增厚,毛玻璃状及不规则底密或钙化 累及范围广泛,与正常骨质分界不清 鼻咽纤维血管瘤-一般情况 发病率占耳科住院人数的0.3 -0.7% 好发于10-25岁的青少年 男女比例为13.4:1 进行性鼻阻塞与反复性顽固性鼻出血 增大邻近骨质压迫、吸收与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