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析:本题考查荒漠化的防治。防治土地荒漠化的发展,切实可行的措施是保护现有植被,严禁乱砍滥伐。 答案: B (2011·福州模拟)读“我国四个牧区超载起至年份、超载持续时间和年平均超载率表”与“四个牧区草原退化趋势图”,完成3~4题。 地区 超载起至年份(年) 超载持续时间(年) 年平均超载率(%) 西藏牧区 1964~2000 37 47 青海牧区 1970~2000 31 18 甘肃牧区 1973~2000 28 20 四川牧区 1982~2000 19 10 (注:图中统计数据截至2000年) 3.根据图表信息,可判断 ( ) A.超载持续时间越长的牧区,年平均超载率越大 B.四个牧区中青海牧区草原退化速度最快 C.四个牧区草原退化的现象均呈持续上升趋势 D.2000年,四川牧区和西藏牧区超载面积基本相当 解析:读图可以看出青海牧区草原退化速度最快,特别是1995年以后退化速度明显高于其他三个牧区的退化速度。 答案:B 4.有关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全球变暖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B.经济贫困是导致草原退化的唯一原因 C.通过划分草原保护区和畜牧放养区,可以保护草 原生态环境 D.只要控制超载现象,就能够完全控制草原退化 解析:草原生态环境必须以保护为主,对于不同的类型、区域和退化情况要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 答案: C (2011·菏泽模拟)植树造林是治理风沙的有效措施。下图是某沙区生物治沙示意图。完成5~6题。 5.三幅图按治沙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 ( ) A.A→B→C B.B→C→A C.B→A→C D.C→A→B 解析:植树造林可以起到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作用,随着固沙植物的生长,移动沙丘也逐渐得到控制,沙丘移动速度逐渐减慢、坡度逐渐变小。C→A→B反映了这一发展过程。 答案: D 6.在我国进行这项工作时,最适宜选种的植物是 ( ) A.杨树 B.桦树 C.沙拐枣 D.柳树 解析:干旱、半干旱地区经常选用梭梭、沙拐枣、拧条等作为固沙植物,杨树、桦树、柳树主要生长在湿润、半湿润地区。 答案: C 7.科学家们将由于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引起的湿润系数在 0.05~0.65范围内的土地退化过程称为荒漠化。土地退 化是指包括侵蚀、盐碱化、肥力衰竭在内的土壤退化过 程和包括植被覆盖度降低、生物量减少、生物多样性下 降在内的生态系统退化过程。读我国东北生态环境脆弱 区分布图及①②两地土地退化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乙 ①②两地土地退化过程示意图 (1)按地形区来说,甲图中生态环境极危急区位于______平原,该区北部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 (2)将下列代号填入乙图中对应的空白框中。 a.风力作用为主 b.流水作用为主 c.年降水量大 d.年降水量小且不稳定 (3)图中①地和②地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什么?简要分析两地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4)为防治土地退化,我国政府实行了“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根据上述材料,结合甲、乙两幅图,简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地区 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① ② 解析:第(1)题,读甲图可知,生态环境极危急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该地区北部有大片黑土分布,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第(2)题,由乙图中“起主要作用的外力”、“干旱与大风季节同步”等信息,确定最左边空白框中应填a,最右边空白框中应填b;结合甲图中①②两地的地理位置可知,①地距海较近,降水较多,②地距海较远,降水较少,可确定下面两空白框,左边填d,右边填c。第(3)题, ①地位于湿润的森林山区,森林的大面积 破坏,如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等会造成水土流失;②地位于半干旱草原区,过度放牧和开垦草原,会产生荒漠化。第(4)题,主要分析该政策对国家、集体和农民个人的影响。对国家来说,采取这样的政策有利于协调人地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集体来说,有利于当地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对农民个人来说,尤其是“以粮代赈、个体承包”有利于农民从事多种经营,增加收入。 答案: (1)东北 黑土流失 (2)a d c b(自左向右) (3) 地区 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① 森林资源的破坏 采育失调,毁林开荒,乱砍滥伐,森林火灾,居民烧柴等 ② 土地荒漠化 牧区生产力低,不合理放牧(超载、过载等),滥垦草原,使草场破坏严重 (4)有利于农民从事多种经营,增加收入;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有利于协调人地关系,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 * 考纲下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