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锚索框格梁体系加固边坡加固效应及设计建议.doc

预应力锚索框格梁体系加固边坡加固效应及设计建议.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海无涯苦做舟 知识无止尽 学海无涯苦做舟 知识无止尽 预应力锚索框格梁体系加固边坡加固效应及设计建议 技术部 郑筱彦 摘 要:以某高速公路采用预应力框格梁加固高边坡为研究对象,对其开挖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对设计的压力分散型锚索加固体系进行了加固后稳定性评价。采用FLAC3D计算软件建立了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分别对开挖不支护情况和边开挖边支护情况进行了计算,将计算结果与极限平衡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对预应力框格梁体系的加固效应进行了分析,定量的评价了框格梁体系整体加固效应的稳定性安全系数提高值。同时,对各级锚杆、预应力锚杆及压力分散型锚索框格梁体系纵梁弯矩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设计建议。 关键词:框格梁;高边坡;加固效应;数值计算;FLAC3D 1 前言 预应力锚索主动加固岩土工程,具有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等诸多优点,已在国内外各类工程高边坡治理中广泛使用[1~3]。与被动支挡措施不同,预应力锚索框格梁体系加固作为一种主动加固方式,能够提高岩体的整体性和内在抗力,形成三维应力平衡,既能主动改善岩土的应力状态,提高岩体力学性能,间接提高岩土抗剪强度,也能有效控制岩体有害变形,保持岩体稳定[4,5]。目前对于预应力框格梁体系研究多集中于对框格梁受力的研究,采用数值模拟分析整体加固效果的较少,更缺乏对其影响的定量评价。且对于预应力框格梁体系的研究多以单跨或连续地基梁理论进行分析,该方法不能综合框格梁纵横梁相互影响以及地基土摩擦力的影响[6,7]。 本文以某高速公路右侧高边坡为例,建立了预应力框格梁加固边坡的计算模型,采用FLAC3D软件对其整体加固效应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对预应力锚索框格梁受力的分析。 2 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设计方案 2.1 工程概况 场区位于山坡鞍部,山坡较为陡峻,地形起伏较大,山上植被发育,山下为鱼塘及果树种植地,地形稍为平坦。地貌上属于剥蚀丘陵单元。揭露地层分为4类:(1)亚粘土:黄褐色,稍湿,硬塑;(2)亚粘土:浅灰、褐黄色,湿,硬塑;(3)基岩;泥盆纪老虎头组石英砂岩,根据钻探资料揭露有全风化、强风化和弱风化岩带;(4)燕山期花岗岩。按岩石的风化程度,根据钻孔资料揭示,揭露有强风化和弱风化岩带。该边坡坡顶有高压线塔,限制了放坡高度,该边坡设置为7级边坡,坡率根据地质条件和边坡高度而定,平台宽度均为2m。 2.2 边坡极限平衡法稳定性分析 根据极限平衡条分法计算相似试验边坡的安全系数,得到该边坡在不设置加固措施的条件下,采用安全系数为1.056。该安全系数小于规范规定的1.2的安全系数要求。因此,必须对该边坡进行加固处理。 图1 加固前边坡条分法安全系数计算简图 2.3 边坡加固方式设计与加固后稳定性校核 根据“强腰固脚”的设计原则,在满足边坡整体安全系数达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控制上部残坡积层及全风化层与强风化岩层界面不出现局部滑动。由于边坡岩体石英砂岩岩体结构破碎,因此采用了压力分散型锚索,同时采用框格梁体系连接压力分散型锚索锚头,形成整体以取得更好的加固效果。设置加固方式见下图2。具体设计参数如下: 一级坡高10m,采用8.0m全长粘结锚杆加固,Ⅱ级钢筋,直径φ25;二级坡高10m采用预应力锚杆格子梁加固,锚杆长16.0m,杆体材料为φ32精轧螺纹钢,施加预应力250kN;三、四级坡高10m,采用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框格梁加固,地梁间距3.5m,4φj15.24钢绞线,施加预应力500kN。三级锚索长25m,锚固段10m。四级锚索长28m,锚固段10m;五级坡高10m,采用全长粘结型锚杆加固,杆长8.0m,间距2.5m,φ25Ⅱ级钢筋;六级坡高10m,TBS植草防护;七级坡高5.6m,采用三维网植草防护。框格梁体系示意图与照片见图4。 图3 第6标段K24+680右侧高边坡防护设计剖面图 图4 框格梁体系示意图与照片 采用极限平衡法(Bishop法)对按照图3加固方式施工的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到其安全系数为1.381,见图5。可见,按照设计进行加固,能够满足规范规定的安全系数要求。 图5 加固后边坡的极限条分法安全系数计算简图 3 预应力框格梁加固体系的数值建模 为了真实的模拟预应力锚索与框格梁体系的作用、锚索框格梁体系与边坡土体的相互作用以及锚索纵横梁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了原型边坡的三维模型。 按照实际的岩土情况、预应力锚索参数及入射角以及锚索纵横梁参数建立模型进行计算。岩体本构模型采用Mohr-Columb弹塑性模型。框格梁采用桩单元(pile)进行模拟,其好处在于采用该单元可以考虑框格梁底部摩擦力对变形和应力的影响。对于原型边坡采用的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锚杆均采用锚索单元进行模拟,不同的加固体在参数设置和边界条件上有所不同。 3.1 模型建立与网格划分 根据地形以及工

文档评论(0)

哆啦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