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碳石墨材料工艺原理.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一 节 天 然 石 墨;一 、天然石墨的分类及特点;气成作用;1、鳞片石墨 ;;2、土状石墨 ; 1、鳞片石墨 鳞片石墨常与石英,透辉石等矿物共生,鳞石墨在矿物中其含量都不太高,通常品位在3-10%,个别富矿可达20%,须经过选矿才能得到碳含量较高的鳞片石墨 。 ;;2、土状石墨 土状石墨矿床: 分散性土状石墨,品位只有2-3%不具工业开采价值 致密性土状石墨矿床,品位达60%-80%高者达95%左右 土状石墨可选性差(含有机物对浮选剂起抑制作用) 土状石墨矿:手选 ,也有为了提高产品品位进行浮选 ;三、天然石墨的性能;分析石墨的抗氧化性常用差热分析进行判断,开始温度越高,石墨的抗氧化性越高;峰值温度越高,石墨的抗氧化性能力越高。 当粒度0.125mm 抗氧化性的能力增强; 灰份越多,氧化速度减慢(灰份在石墨表面形成保护膜)。;四、天然石墨的分布 ; ??产炭石墨材料所用的原料都是各种炭质或碳氢化合物(含碳的高分子化合物)原料的品种较为单一。; 1 石 油 焦;;原料 :渣油;渣油由烷烃,环烷烃,芳香烃,沥青质和树脂质组成。沥青质和树脂质得到的焦炭无序且高度交联。 ;石油焦的分类: 从外形和特点可将石油焦分为三类:海绵状焦;蜂窝状焦和针状焦。 从结构分:玫瑰花形;镶嵌形;定向纤维状。 ; 针状焦是生产超高功率电极的主要原料 针状焦的性质主要取决于选用的原料 ,必须选择富含芳烃特别是富含高分子芳烃的渣油为原料。 国产针状焦提出的指标: 灰分0.1% d 2.12g/cm3 W1% V3PPm S0.2% 导热系数 1.0×10-6/℃ ; 2 沥 青 焦;;2) 沥青焦的用途 沥青焦主要用于生产石墨电极,石墨阳极等少灰制品,一般加入20~25%;阳极糊或预焙阳极,也用于生产高炉炭块(部分加入)。 沥青焦由于成焦温度高(1300℃左右)一般不需煅烧,只需烘干,若与石油焦共同使用时,与石油焦一起煅烧,以防止延迟结焦,并有利于提高制品的强度。;3)沥青焦的生产 原料:中温沥青;高温沥青 煤沥青的焦化过程: 450℃前主要发生蒸馏作用及热分解; 450-500℃主要发生热分解及热缩聚; 500℃以后形成半焦,以热缩聚为主; 800℃以后焦化基本完成。;指标名称 电极冶炼、电炭制品用 灰分(Ag)   % ≤0.5 全硫量(SgQ)   % ≤0.5 挥发分(V r)   % ≤1.2;3 无烟煤及冶金焦;;碳素材料制品用无烟煤必须具备: A、灰份低10%; B、机械强度高; C、热稳定性高; D、硫含量低。; 冶金焦是由含不同挥发份和不同结焦性能的几种烟煤按一定的比例配合起来在焦炉内进行高温干馏而得到的一种固体残留物。;;;;;冶金焦质量指标 灰 份:10.5%以下 挥发份:1.5%以下 硫含量:0.6%以下 磷含量:0.02%以下 发热量:大于7100大卡 抗碎强度 85%以上 耐磨强度:8%以下 反应性: 23% 以下 反应后强度: 65% 以上 水 分:5%以下 ;; 炭黑主要用于生产机械用炭,电刷,保温料,橡胶制品的填充料,油墨的原料,油漆着色剂等。 1)炭黑的分类 炭黑由烃类经热解而得,按生产方法分: 槽法(燃烧-氧化) 炉法(部分燃烧) 热法(无氧热裂) 灯黑法(部分燃烧-氧化) 乙炔法(局部放热裂化-无氧);;2)炭黑的特征 A、高纯度(灰份含量 0.3%); B、粒度极细(0.1μm); C、碳原子排列极为不规则; D、所得制品各向同性,电阻系数大,硬度大; E、 表面积极大;F、难石墨化。 ;5、煤焦油沥青;;1)煤沥青的组成 煤焦油沥青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据研究组成: 沥青的化合物在5000种以上; 它不完全溶解于目前所知的任何一种溶剂; 很难从煤沥青中分离出单一的化合物; 沥青中的化合物对热极其不稳定,分离出的物质也不是原来的化合物.;据凝胶渗透色谱分析沥青的分子量在2000-3000. 对沥青的组分析方法主要有: A)石油醚,苯,吡啶分组法;将沥青分为C1,C2四个组分; B)正已烷,丙酮,苯,喹啉 分为№1 、№2 №3、QI, C) 苯,喹啉分为QI,γ-树脂,BS。 目前普遍采用苯喹啉分组法这个系统;喹啉不溶物称为α树脂或喹啉不溶物(QI); 不溶于甲苯而溶于喹啉的组分称β树脂或甲苯不溶物喹啉可溶物(TI-QS); 可溶于甲苯的组分称为γ树脂或甲苯可溶物(TS)。 ;α树脂是煤沥青中的重组分,分子量为1800~2600, α树脂的粒径、结构、含量等对煤沥青的粘度、残炭率以及最终炭材料的性能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文档评论(0)

dahunju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