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氩气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特性变化的一维仿真.PDFVIP

大气压氩气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特性变化的一维仿真.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41 卷 第 6 期:2084-2092 高电压技术 Vol.41, No.6: 2084-2092 2015 年 6 月 30 日 High Voltage Engineering June 30, 2015 DOI: 10.13336/j.1003-6520.hve.2015.06.043 大气压氩气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特性变化的一维仿真 姚聪伟,常正实,张冠军,李 平,赵艾萱 710049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 摘 要:针对平行平板型大气压氩气介质阻挡放电(DBD),考虑等离子体中电子能量的贡献,建立了一维多粒子 流体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求解,详细分析了频率为 10 kHz、幅值为 1.5kV 正弦电压驱动放电的变化过程,包括放 电等离子体中各特性参数,如电子数密度、亚稳态氩原子数密度、放电间隙电位和电子温度等的时空变化过程。 结果发现:放电模式从 Townsend 放电转变为稳定的辉光放电,在辉光放电阶段,放电间隙存在明显的阴极位降 Faraday 区、阴极辉区、 暗区和正柱区等特征区域,且电子能量在不同的放电阶段有着不同的能量损失渠道。与此 同时,探讨了固定驱动频率为 10 kHz,不同电压幅值的情况下,放电等离子体的粒子特性参数及放电模式。结果 表明:电压从 1.5 kV 提高到 3.5 kV 时,最高电子温度、电子数密度、正离子数密度和亚稳态氩原子数密度均有所 提高;简单分析了 2.5 kV 电压,不同频率下的电流波形和各种粒子在电流脉冲峰值处的空间分布,发现 50 kHz 和 100 kHz 的情况下,放电间隙阳极出现了阳极辉区;第一个电流脉冲峰值时刻,放电正柱区覆盖了 Faraday 暗 区,而第二个宽电流脉冲时刻,法拉第暗区又重新出现。 关键词: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氩气;低温等离子体;电子温度;辉光放电 One-dimensional Simulation of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in Atmospheric Pressure Argon YAO Congwei, CHANG Zhengshi, ZHANG Guanjun, LI Ping, ZHAO Aixuan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lectrical Insulation and Power Equipment,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49, China) Abstract :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the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DBD) between parallel plate-electrodes in atmos- pheric pressure argon, we established a corresponding one-dimensional numeric model taking electron energy into account. By solving the model, a detailed analysis is conducted to explain the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of electrons, me- tastable argon atoms, electric potential and elec

文档评论(0)

yuxi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