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选修二第五单元概述、各课教案及测试[岳麓版]岳麓版.doc

选修二第五单元概述、各课教案及测试[岳麓版]岳麓版.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争取民主的斗争 单 元 导 航 【单元概述】 鸦片战争震惊了沉闷的中国。清朝的腐败无能及其统治下中国的落后暴露无遗。这场战争也激发了一批志士仁人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鸦片战争后,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而进行了不懈的斗争。辛亥革命扫除了君主专制,建立了共和政体,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但共和政体屡遭磨难。当旧的民主革命处于低潮的情况下,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以继承和发展孙中山先生的事业为荣,在抗战胜利前后,为建立富强民主的新中国,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民主解放斗争,成为中国民主革命坚定的实践者、胜利者。 19世纪70—80年代,早期维新派人物郑观应提出了设议院通民情的主张,这是近代中国学习西方议会民主制度的最初表达。严复通过对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提出了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观点。19世纪90年代,改良思想进一步发展,梁启超提出了兴民权和新民思想,在中国思想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05年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1924年在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戊戌变法后,改良派与革命派的论战,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20世纪初,风雨飘摇的清王朝不得不顺应民情,开始宪政改革。但结果与改良派的要求相距甚远。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建立,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是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是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性质的宪法。民国初年,政党林立、派别纷争、列强干涉,民主建设非常艰难。袁世凯上台不久,实行专制独裁政策,共和制被破坏殆尽。护国运动使袁世凯被迫撤销帝制。 抗战胜利前后,为了建立富强民主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民主解放斗争。实行“三三制、普选制”等形式的民主政治。先后实行减租减息、交租交息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参加重庆政协会议,积极争取和平、民主。全面内战爆发后,民主党派逐渐认清国民党的专制独裁的本质,和共产党一起形成了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第二条战线。1949年9日21,由共产党组织领导的,各民主党派参加的中国人民政协会议召开宣告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一个独立、富强民主的新中国诞生。 【网络结构】 设议院 设议院 通民情 近代民主思想萌生:民主体制 近代民主 思想萌生: 民主体制 的探索 自由为体 民主为用 兴民权新民 兴民权 新民 解放区的天天翻地覆慨而慷国统区的民主斗争土地政策亚洲第一共和国;民主体制的尝试“临时”不幸言中革命尚未成功《临时约法》 解放区的天 天翻地覆 慨而慷 国统区的民主斗争 土地政策 亚洲第一 共和国; 民主体制 的尝试 “临时”不幸言中 革命尚未成功 《临时约法》 帝制的终结 《钦定宪法大纲》 改良与革命论战 三民主义 近代中国争取民主的斗争 为了独立富强民主的新中国民主体制的维护实现 【知识链接】 孙中山的一生 1894年孙中山建立兴中会并于第二年发动广州起义,当时资产阶级维新派“公车上书”表明知识分子中多数人的主张改良清政府而不是推翻,但是孙中山于起义失败后亡命海外,坚持宣传和发动革命;1905年孙中山联合当时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团体,在国外成立了同盟会,当时康有为、梁启超等在戊戌变法失败后仍坚持改良立场,保皇派与革命派论战,反对革命、反对民权、反对改革土地制度,同时清政府又实行“新政”,为保皇派提供口实,但是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坚持革命立场,决意推翻成为洋人朝廷的清政府;1906年至1911年,同盟会领导和推动了一系列革命武装起义,每次都失败,但是这些起义为武昌起义作了准备;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坚持《临时约法》,为民主共和而先后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反对张勋复辟、护法运动等革命斗争;直至1922年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孙中山多次受挫折后,不仅没有停止革命,反而在总结教训和分析形势后,接受共产国际的建议,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发展三民主义,确定三大政策,推动了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 课 堂 导 学 第15课 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萌芽 【课程目标】 了解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基本主张,比较说明康梁和孙中山民主观点的异同 【预习提纲】 改良思想家 1、19世纪70—80年代, 方兴未艾,许多人认为中国的出路在 设议院 于 。但是, 等人提出了政治改良的思想主张。 通民情 2、郑观应对 颇为不满,他主张 ,建立 。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