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PS数据的北京郊区巨型社区居民日常活动空间-地理学报.PDF

基于GPS数据的北京郊区巨型社区居民日常活动空间-地理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68 卷第4 期 地 理 学 报 Vol.68, No.4 2013 年4 月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Apr., 2013 基于GPS数据的北京市郊区 巨型社区居民日常活动空间 申 悦, 柴彦威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北京100871) 摘要:在城市快速郊区化的过程中,北京市兴建了大规模的郊区经济适用房居住区和郊区新 城,形成了特有的郊区居住和日常生活空间。由于这些郊区巨型社区周边配套设施和就业岗 位的不足,造成了社区居民的长距离通勤,激化了北京市交通拥堵、职住空间错位等城市问 题,也降低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伴随着人文地理学中的行为转向,时空间行为已成为透视城 市空间的重要视角,行为论方法中的活动空间作为城市社会空间研究的重要测度,受到国内 外学者的关注,而国内已有的活动空间研究往往基于传统问卷调查数据利用密度插值法从汇 总的角度进行分析,忽略了居民的个体差异性。本研究利用2010 年基于GPS 的北京市活动与 出行调查数据,以天通苑和亦庄两个郊区巨型社区为例,采用GIS 空间分析和标准置信椭圆 法,从非汇总角度对郊区居民的整日活动空间进行测度,并在居民活动空间叠加分析的基础 上,研究北京市郊区巨型社区居民工作日和休息日的日常活动空间及其对城区空间和案例社 区附近空间的利用情况,挖掘工作日居民对城区空间利用的影响因素,从而透视中国大城市 郊区化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郊区化;居民;活动空间;GPS ;GIS ;北京市 1 研究背景与问题意识 郊区与郊区化是城市地理研究中的核心命题。在郊区人口增加、用地扩张、蔓延式开 发的大背景下,城市地理学领域涌现出了大量通过人口、居住、工业、商业、办工业等要 [1-7] 素的流向和分布趋势进行的郊区与郊区化研究 。也有部分学者从微观视角出发关注居民 [8-10] 行为,如研究居民的迁居与购物行为透视居住郊区化及商业郊区化的过程与机制 ,通 [11-13] 过通勤行为探讨郊区化背景下的职住关系 。对于居民而言,迁入郊区后的理想状态是 在郊区维持日常生活,即从居住郊区化逐渐走向日常生活的郊区化,因此从居民日常行为 的视角研究郊区居民对于城市空间的适应和反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而国内的此类研究目前 仍较为薄弱。 目前,中国正处于快速郊区化过程中,居住郊区化的特点较为突出,尤其是北京、上 海、广州、沈阳等特大城市[2, 14-15] 。在快速郊区化的过程中,北京市兴建了大规模的郊区经 济适用房居住区和郊区新城,形成了特有的郊区居住和日常生活空间。但由于这些郊区巨 型社区周边配套设施和就业岗位的不足,造成了社区居民的长距离通勤,激化了北京市交 [11-13] 通拥堵、职住空间错位等城市问题,也降低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 收稿日期:2012-07-26; 修订日期:2013-02-30 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课题(2012BAJ05B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Foundation: 12th Five-year National Science Supported Planning Project, No.2012BAJ05B04;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作者简介:申悦(1987-), 女, 辽宁沈阳人, 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地理学与行为地理学。 E-mail: shenyue0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